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471章 报仇不过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1章 报仇不过夜(1 / 2)

云生听后,心中大惊,说道:“守兄认识当年的兵部左侍郎。” 守道信笑道:“此次定东王率我等进攻昆郎,不仅从莽江出兵,同时也从番粤府出兵,沿着西江而上,到达昆郎盆地的南缘。 而负责西江方向的都统正是京城提督横大人。 云生听后,心中大惊,说道:“此次,我必斩了那老贼的狗头,为近万名当年乌思托江之战牺牲的将士报仇!” 说罢,云生转身便走,生怕那京城提督横大人跑掉。 此时,松时彰突道:“云生兄弟,且稍等!” 云生回头,看向四人,以为是四位莽江都统想拦阻他前去报仇。 松时彰笑道:“我观云生兄弟手中长枪乃是一把神兵,不知能否借云生兄弟手中长枪一用?” 云生疑惑地道:“怎么借?” 松时彰拿出手中宝刀,说道:“你我相互用力一击,击断我手中的战刀即可。 如此,我们四人也好向定东王交差。” 峻峰上前,笑道:“时彰兄弟这个主意不错!” 云生会意,双手用力,“长风”长枪直向松时彰手中钢刀刺去。 “丁当”一声,刀枪相交,火星四溅,松时彰手中的长刀顿时断裂为两截。 “云生兄弟的长枪果然是一把神兵啊!”松时彰夸赞道。 云生点头,说道:“正是,此枪乃是铸器大师公羊左所铸,名为长风。” 松时彰四人听罢,心中大惊,齐道:“公羊左大师?” 云生点头道:“不错,我凭此枪,在大漠之中斩杀了那三名追杀于我的大德十万王。” 四人听罢,再次大惊,“难道塞老都统三人真是云生兄弟一人所杀?” 云生点头道:“不错,我借他们飞行万里,真气虚弱之时,乘机偷袭,一举击杀了三人。” 峻峰四人听罢,心中犹自惊讶,“一人斩杀三名十万王,真是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啊!” 守道信道:“我们原以为是千里步辉消息走露,名秀统帅或是老叫花子百万皇半路截杀,却想不到是云生兄弟亲手所为。真是英雄出少年,佩服啊!佩服!” 云生心中有事,再不与众人多作纠缠,于是持枪拱手谢道:“今日多谢四位兄长手下留情,此恩此德,我云生必将牢记于心。 来日不管你我是敌是友,我云生绝对不会对四位兄长狠下杀手。” 说罢,云生身绽红光,真气外放,向南而去。 “怎么办?”峻峰问道,众人齐齐看向松时彰。 松时彰苦笑道:“你看我们四人真气充沛,哪像是身经大战之人?” 蒋家熙道:“那怎么办?” 松时彰笑道:“追啊,我们四人真气外放,全力追击,等真气空虚,红光消散之时,再返回莽江便是。” 三人听罢,个个哈哈大笑。 守道信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此计甚妙,松老弟真不愧是我们的小诸葛啊!” 峻峰也笑道:“云生那小子跑得可是真快啊!” 其它三人听后,顿时明白峻峰的意思,松时彰大笑道:“是啊,追都追不上。” 蒋家熙又道:“云生那小子也是个狠人,报仇不过夜啊!” 峻峰点头道:“等了十四年了!换作是我,我也报仇不过夜啊!” 松时彰又道:“此次估计横大人有麻烦了。” 再说云生真气外放,空中飞行,远离了峻峰四人,遂口念飞翔术,一路向南飞去。 待到下午时分,只见昆郎盆地尘土飞扬。 云生近看,原来是略经天带着7000将士正向北而来。 众人看见空中飞行的云生都统,顿时大喜道:“都统!” 7000人齐呼,声若浪潮,直喊得山谷回响,昆郎震动。 云生心中大喜,落到地面之上,见到略经天,连忙问道:“略兄,西江之战已经结束呢?” 略经天等人连忙翻身下马,高兴地说道:“西江之战已经结束,新桥带领2000骑兵、3000步兵防守西江,我带7000将士准备北上,支援莽江战场。” 云生心中高兴,连连点头,说道:“没想到你们的动作如此之快。” 略经天谦虚地道:“这全凭风来的好主意,才使得战斗如此之快结束,并歼灭了大德军队13000多人。” “风来的好主意?”云生心中疑惑。 “是啊!”略经天遂将西江之战的全过程详细地向云生叙述了一遍。 “真是没想到风来也懂得排兵布阵?”云生犹如发现了新大陆,顿时对名风来刮目相看。 “恭喜云生都统又得到了一位帅才啊!”略经天夸赞道。 云生点头,心中高兴。 名门虽为江湖门派,但其实更准确地说,乃是军人世家。 名门自成立以来,青年男子大多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所以军中有“名门名门,国之军魂”的说法。 名风来生于名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从小习读兵法,自然生就军事战争思想。 如今在三关军之中,肃泰过于鲁莽,邦战国过于谨慎,名风起过于木讷,而夜荡义、樱子华、烨新桥、峙岳、略经天、月掷钊六人带兵训练不错,但军事战略思想却有所欠缺。 所以说,目前在三关军中,云生不缺带兵打仗的将才,最缺善于排兵布阵的帅才。 名风来的出现,让云生顿时眼前一亮,心中大喜。 云生心情高兴,不仅西江之战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名风来这个帅才。 云生问道:“那大德的十万王呢?” 略经天道:“已随大德军队的船只沿着西江而下。” 云生点头,说道:“好的,你们继续北上,支援莽江战场,我去斩了那大德的十万王。” 说罢,云生飞身空中,迅速远去。 云生这次没有沿着印水河而下,而是采用直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