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第296章 人间幸得朱瞻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人间幸得朱瞻墡(1 / 3)

“王爷,燕京大学开在京师之中,洪熙文学奖的评选也在京城之中,理应由京城国子监中诸位博士,或者城中诸位文人雅士参与评审团,若让应天府国子监的人过来,确实是不妥。”杨荣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好。 朱瞻墡要办的洪熙文学奖现在已经被人议论纷纷了,不少人对此事都颇有微词,现在不去安抚这些人的情绪,反而还要激化矛盾,可想而知朱瞻墡在朝堂上又得被多少人上折子了。 这几天国子监传出来对朱瞻墡的评价,都不怎么好,而且文人说话,你说脏吧,字面上多是没有什么脏字,但是细细一品是真脏。 多是说朱瞻墡年轻气盛,竟然要选出文章第一,还将小说这种不入流的东西和诗词放在一起,这让他们觉得不耻。 更有甚者说朱瞻墡就是仗着自己身在帝王家,纨绔子弟凑文坛热闹。 是寡妇门前露大鸟,这不是欺负人么。 不过按照国子监的人的尿性,这话应该说不出口,估计是被人加上去的。 朱瞻墡觉得有些可笑:“杨少傅的担忧我懂,但是顺天府国子监众人近些时日以来对我的评价甚嚣尘上,我也有所耳闻了,你也知我脾性的,总不能人家都骂上我了,我还上门求他们来吧。” 其实还真就是这样,你三顾茅庐求他们了,他们台阶面子都有了,真的会来参加评审团,毕竟朱瞻墡地位摆在这,这也是这些人提高名望的方式。 将来说起来也好听,大明王爷多次登门拜访求学,终成佳话。 “王爷,您还是亲自登门去请一下他们吧,这些人也都是知书达理的人,您亲自去的话更显得有诚意。”杨荣劝说了一句,他深知这些人的脾性,要将自己捧得高高的,这个名声才能更响亮。 朱瞻墡面无表情的说:“我没去吗?第一次发出邀请的时候我不就亲自去了。” 杨荣苦口婆心:“王爷,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您多去几趟,反而能成就王爷您不耻下问的美名。” 理论上来说这样没错,但是这是理论上。 我朱瞻墡可不惯着你们这群清高文人的臭脾气,我好声好气请你们来,你们摆着谱,挂着脸,还得让我三番两次低三下四的来请你们。 你清高,你了不起,我换人,你还不乐意? 朱瞻墡带着些许怒气:“人家做人不地道最多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们是不拉屎不用茅坑也不让人用,还把门给堵上了。” 听闻此言,四位文人都是吓了一跳,这话也太难听了些,有失文人雅士风范。 文太青妻哈哈一笑,老太太年纪大了,但是笑声爽朗:“王爷真性情。” 话虽难听但是也让几人知道,朱瞻墡不可能低头了。 杨荣感叹朱瞻墡还是年轻了些,意气用事,这样子他可能会得罪许多的人。 但是朱瞻墡这哪里是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略,他本身就做好的准备得罪一大批文人了,他深知自己的大学体系必然会打破原有之文化体系,不破不立。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破,那我就不伺候了。 吴京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帮你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还帮你,我帮你你还毁我,那我就干你。 瞧着朱瞻墡那坚决的态度,杨荣觉得事情不妙,这事情晚点还是得和皇帝汇报一下。 朱瞻墡继续说:“四位,咱们的评选还是得照常继续,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被影响。” 几人都点点头,洪熙文学奖势在必行。 四人中文太青妻和孙作其实非常感激朱瞻墡,因为他们现在都无官身,但是朱瞻墡邀请他们参与到这么大的事情里面来。 特别是文太青妻,她是一个女人,但是朱瞻墡一次都没提过男女有别之事,将之如同其他人一般尊重着。 几人商量了一下具体事项,而后各自离开。 杨荣立刻奔赴宫中寻找朱高炽将朱瞻墡的事情先上报上去,他也怕事情闹大,也觉得朱瞻墡的这样直接让应天府国子监的人过来,确实容易引发争端。 文太青妻则是叫住了朱瞻墡,她拄着拐杖走的很慢,句偻着身子,朱瞻墡近乎得半蹲着才能和她平视交流。 “王爷且慢。” “老先生还有什么事情吗?” “王爷,老身可担不起您一句老先生。” “您担得起。” 朱瞻墡扶着文太青妻坐下,文太青妻一双饱经沧桑后仍清澈的眼睛看着朱瞻墡说:“王爷,您有几房夫人了?” “啊?”朱瞻墡愣住了,没想到她居然问这样的问题,短暂的错愕后说:“六房。” “对您来说倒也不算多。” “老先生何出此问啊。” “只是见了王爷您这模样,想着若是在我们年轻那时候应当是极受欢迎的模样,不知道现在的姑娘们喜欢的少年变了没。” 朱瞻墡无语,居然这是为了这点子事情。 文太青妻一笑,瞧的出来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必然是风采卓绝的。 “殿下,老婆子实是想要来和您道谢的,感谢殿下能邀我前来。” “老先生德高望重,是我应该跟您道谢。” 朱瞻墡就是这样,你尊重我,我也就尊重你。 文太青妻摆摆手说:“老身我是个等死的人了,我原姓武,年轻的时候蒙古人掌管中原,好在家中父亲尚有名望,不至于一家老小被外族欺负咯,后嫁了人,丈夫怜爱,倒也过的不错,生儿育女,年岁渐长,后闻太祖皇帝起事,家中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投效参军去了,留下小儿子在家中。” 说到此处可以看到文太青妻的眼中有了异样的色彩,眼眶没红,也没含着泪,只是朱瞻墡能感受到那么一丝丝的变化。 “两个儿子去参军了,便没了音讯,兵荒马乱的年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