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我的亮剑后勤生涯> 第一章 佩尔什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佩尔什马!(1 / 2)

40年5月18日。 杨村外,一处空地中,暮色下。 “出发吧!” 看着眼前整齐列队的,包括魏和尚,赵成虎(虎子),孙德胜,王根生在内一百名独立团和新一团战斗骨干,李云龙郑重的敬礼,语气罕见的充满严肃: “一年后,我在这里等你们!等你们回来打鬼子!” “出发吧!” 赵刚也在一旁同样敬礼,同样语气严肃: “我们都是党员,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我和团长,在这里等你们学成归来,然后把鬼子赶出去,建设国家,富强我们的民族!” “敬礼!” 为首的孙德胜敬礼,他身后一百人也齐齐敬礼,声音整齐划一: “团长,政委,等我们学成归来一起打鬼子!” 话音落下,一百人在莫凡的带领下,向远处出发,最终消失在李云龙和赵刚两人的视野中。 ··· 送别前去培训的一百名骨干战士后,李云龙和赵刚回到了团部。 “老赵,我打算把特战连改编一下。” 李云龙说出了他的想法: “精简人员,缩小到一百人,然后去莫老弟野战医院那边培训一下,并且独立出来,由团部直接指挥。” “好主意!”赵刚点头赞同。 第二次炸军列的买卖,除了武器装备,医院床位,莫凡会提供一个侦查教官。 得益于莫老板野战医院那位炮兵教官的培训,独立团才能凑够十三门迫击炮的炮组,而且水平相当不错,战斗中没有出岔子,所以赵刚了解了这种专业军事教官的能力,可以极大的提升士兵的专业军事素质。 考虑到今后莫老板的买卖会越来越艰难,两次军列被袭击之后,鬼子也会加强防备与警戒,培训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不过。”顿了顿,赵刚说道:“一百人,是不是少了点?咱么这次袭击军列,为了运输炸弹,就出动了一百人,还有几十匹骡子。” 三吨炸弹,而且这还仅仅是炸药当量,加上枕木外壳,实际重量近四吨,更麻烦的是,炸弹还是以枕木的形式存在,每根近六十多公斤,人力无法单独运输,合力也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只能有畜力驮运。考虑到长时间山路急行军,一匹骡子只能驮一根。 一百人的队伍,单单携带辎重,就会很麻烦。 “这个问题好解决。”李云龙嘿嘿一笑:“很快,咱们就要有好马匹了。” “你是说··”赵刚眼睛亮起。 “嘿嘿嘿··”李云龙掏出了一张清单摆在桌子上:“老赵,咱们琢磨琢磨,接下来咱们要那些上好的马匹,这可是下次买卖的价码。” 赵刚低头看去。 桌子上是一份清单,以列表的格式记录着一种种军马的种类。其中都是各种耳熟能详的名马——夏尔马,佩尔什马,莱茵兰德马,克莱茨德尔马,诺曼马。 全部都是世界顶级马匹,虽然没有战马,但都是超一流的驮马、挽马,如果独立团获得,可以极大的提升部队后勤运输能力。 “这些,莫老板都能提供?”看着清单,赵刚忍不住以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而且全部都是经过严格山地军事训练,优选的优质马匹?” 得益于抗大的培训,以及上次欧战海量的马匹研究资料,赵刚对军马了解不少。 军马,无论是战马,还是驮马,抑或者是挽马都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优良的品种,还有一个是马匹的状态。 品种就不说了,决定了一匹马的上限。而同品种的马匹,体重、体力、健康状态、年龄、训练程度都会极大的影响一匹马的性能。 以上次欧战著名的佩尔什马为例,这种马匹发育健康的成熟期个体,体重在八百到一千公斤,而八百公斤体重的负载能力比一千公斤的差了一百公斤,耐力也差了一半。 就像身强体壮的大汉,与体弱的瘦子之间的区别。 而经过严格合计军事训练的马匹,它们能面对枪弹和爆炸保持冷静,并准确的听从命令,就如同精锐老兵和新兵菜鸟的区别。 如果一支畜力运输队,全部都由优良马种中最好的最优质的马匹组成,那就类似于,一支部队,完全由精锐老兵组成。 莫老板的清单后面备注的意思,如果他们选择佩尔什马,提供的都是一千公斤体重,没有任何疾病,经过严格训练的适合随同部队作战的优良个体? “咱这便宜莫老弟的能量,你还不了解?”李云龙斜视了一眼赵刚。 “这倒也是··”赵刚反思式的点了点头,随后仔细看了看清单,提议道:“就选佩尔什马吧。” “这种马匹虽然不如夏尔马负重大,但山地马道负重也能达到五百斤,考虑到通过性,饲养消耗,更耐粗饲料,抗病性,更适合。” “行!”李云龙当即点头,他也中意这种马匹,两人一拍即合。 晋地多山路、小马道,超重型马匹很难通过,独立团也没有好饲料来喂养那些超大的家伙,一吨重的佩尔什马就非常适合独立团了。 最大六百斤斤,标准五百斤的负重,一点五吨的单匹拉拽,都非常适合独立团。 也非常适合部队。 如果能大批量装备,绝对可以 “下次买卖什么时候?”赵刚忍不住问道。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佩尔什马了!这可是连鬼子都垂涎欲滴的好军马。 刚才莫老板来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去忙去劝说那些果军战俘了,李大团长的名头,以及作战过程中独立团表现出来的武器装备,让大部分俘虏毫不犹豫的加入独立团,但依旧有少量死硬派,他与和尚一起争取了一部分,最后只有一百多人没有答应,而是嚷嚷着要回到原来的部队。 这些人中,大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