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满级考古大师> 三百一十章 抵达三星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一十章 抵达三星堆(1 / 2)

三星堆遗址,一共有四期的文化层。 第一期是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就是四川盆地最早期的新石器文明,大致可以和中原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同期。 而第二期文化,则是已经步入了早期青铜文明,差不多也就是夏朝存在的阶段。 第三期文化,则是中期青铜文明,青铜的运用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对应的是中原的夏晚期到商早期阶段。 第四期文化,同样是中期青铜文明,对应的是商中晚期到周初时期! 从文化层的分布,就可以看得出来,四川盆地孕育出来的三星堆文明,应该是本土发展出来的文化。 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三星堆文化应该是有和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的。 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过有黄河流域文化比较典型的玉制礼器,也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陶器风格。 不过因为蜀地远离中原,又是一处四面是山的盆地。 所以蜀地发展出来的文化,独立性要比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独立性更高! 最具特点的,就是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土的那些青铜人像。 这些青铜人像上的“脸”,基本上和中原文化中的人形形象大相径庭。 以至于一度被很多现代网友,认为三星堆遗址是外星人留下来的。 所以他们才会眼睛那么大,又外凸的厉害,看着和外星人一样... 当然,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通过考古发现,完全可以确定,三星堆文化是发源于地球的本土文化。 只是因为人家并没有多和中原文化产生过多的交集,才显得和黄河流域的文物风格很是迥异。 三星堆文明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独特、很多器物具有唯一性的文明。 而这种文明特别性,主要表现在艺术上空前的高度。 特别是一些青铜器造型的独特精美,铸造技术的精湛高超等方面。 这种文明充满人性化因素。 在同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器物上,人都不是主体,而是装饰物。 三星堆就不一样了,它以人为主体、蓝本进行艺术创造,发挥了古蜀国那种浪漫的想象力。 在当时,中原地区是威权政治、王权政治。 古蜀国的政体就不太一样,占据主导地位的神权色彩比较浓郁,是以宗教来维系国家的运转,所以青铜大立人很可能就是最高等级的祭司或者是巫师的形象。 因为是祭司或者巫师,所以在形象上,多要表现出一些“非普通人”的特征。 所以这些青铜人像,在制作的时候,都融入了很多古蜀国人的浪漫,他们夸张化的制作出了这些眼睛十分大且外凸的“祭司”形象,是一种抽象的艺术。 并不是说人家古蜀国人就真的长这个样子了。 这点其实在欧洲的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文化早期时的一些人物凋像,壁画上也可以见到。 欧洲早期的一些文化、民族的凋塑,人像,做的也非常抽象,抽象到看起来更像是蛤蟆,而非人... 这种“抽象艺术”,一直广泛的存在于全球各地区的早期文明之中,特别是宗教文化越浓郁的文明,就越搞得抽象。 或许古蜀国人确实是一群眼睛比较大的人种,但是人家只是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而已,不至于到金鱼眼的程度。 而三星堆遗址,之所以被十分肯定的认为是华夏文化的遗址,是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是因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在蜀地独立发展,但是其文化本身,是接受了非常多华夏其他文化分支融合的。 它主体的文化因素是本土的,又源源不断地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因素。 它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源自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从二里头到殷墟这些核心文明区域。 其次,还吸收了长江中游地区石家河文化里的种植水稻、修筑城墙等生产技术。 而一些玉琮和锥形器跟良渚出土的几乎大同小异,足可以判断三星堆还受到良渚文化的影响。 西北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可以说,开放性、包容性是三星堆文化一个最突出的特质! 这是一个虽然发展于蜀地,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华夏文明影响的本土文化!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 三星堆不是一种循规蹈矩的文明,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很有个性。 虽然中原地区、殷商王朝对它影响较大,但它对这些文化并不是全盘接收,而是有选择性地吸收,拿来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制和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也正是三星堆文化的“叛逆”,从而留下了如此灿烂的文明遗存! 过去百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一直断断续续的进行着。 虽然,当地建立的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年代基本上为商朝时期的。 但是这不代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是三星堆文明的起源。 实际上,商朝晚期是三星堆遗址以及三星堆文明的繁荣时期,或者说是巅峰时期。 而在这巅峰之后,三星堆文化在距今大约2800年前,就突然神秘消失了。 对于三星堆文化是怎么灭亡的,目前考古学家们有各种说法,各种论调,暂时无法确定原因。 但是对于三星堆文化的过去,已经是研究的差不多了。 三星堆文化尤其是三星堆遗址又不只包含商朝的短短几百年时间,它延续的时间非常漫长。 距今46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是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早期古蜀文明的来。 从那时起一直到距今26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的晚期蜀文化,延续了2000多年。 在这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