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738章 感受战场氛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8章 感受战场氛围(1 / 2)

四名训练监事很快便堆出了一个三丈见方的云西三县的沙盘。 闯破城手执木棍,边指边说道: “统帅,副统帅,经过我们长风破甲队小组的侦察,发现精雪王国共有5万大军,全部都是骑兵。 其中有2万人部署在哈日山口,有6000余人分布在哈日县四地;有1.1万余人部署在丹宗县三处寺院;有1.3万余人部署在歌姑县四处之地。 经侦察,精雪王国共有百万皇一名,十万王两名,其中精雪王国百万皇和一名十万王在哈日山口负责指挥,另有一名十万王坐镇歌姑县城。 云西三县虽然都为高原,但是地形差异却是很大。 中间的哈日县地势平坦,多为田地;北边的丹宗县地势较高,多为丘陵,起伏较大,植被较少;而南方的歌姑县多为山地,沟壑纵横,树木茂盛。 按照云西三县的地形特点和精雪王国大军的部署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分隔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方针。 在具体的战术上,我们也可以采取正面对抗、夜间袭击、半路伏击和阻击敌人等战术。 在哈日县,由于精雪王国大军占据哈日山中要道,大军集结,所以我们应当采取正面对抗的方法。 在北边的丹宗县,因为丘陵起伏,有许多谷道,我们可以采取诱敌前出,半路伏击的战术。 在南边的歌姑县,由于沟壑较多,山势陡峭,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逸待劳,阻击包围,断其后路的方法。 目前,我们的1000名长风破甲队的将士已经分为十组,在各个交通要道和山口以及谷道进行部署,随时可以接应各路大军,并且提供详细的敌情和地形情报。” 闯破城汇报完毕,云生和名珠都点了点头,觉得此次行动,闯破城确实用心了,既对云西三县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也针对敌人的部署和地形环境,做了有针对性的战术策略。 云生点头道:“破城,你这次做得很不错,已经完全胜任了长风破甲队总镇的职务。 下来之后,你主要盯住那个坐镇歌姑县的精雪王国十万王,免得他飞行空中,发现了我军的行动,并及时汇报给精雪王国百万皇,打乱了我军的行动计划。” 闯破城听到云生夸奖自己,心中十分高兴,遂挺胸昂首,大声地回答道:“是,统帅!” 大军再次休息一日,让将士们补充体力,准备战斗物资。 次日五更,大军集合,开始吃饭。天明时分,用餐完毕,大军开始向哈日出口进发。 4.2万名新兵整齐地列为四个方阵,将士们个个身穿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持枪,腰悬战刀,弓箭左挎右斜,身背箭囊。 此时,将士们的衣甲并不鲜明,都是明显的土黄色和绿色相间的荒漠迷彩,土黄色居多,而绿色居少。 将士们的刀枪也不闪亮,盾牌呈土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都不反光。 部分步兵手中的长枪和骑兵们手中骑兵枪的枪尖之处,都套着一个布袋,将士们的战刀悬在腰间,在太阳下也发不出什么明亮的光泽。 从天空之上,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大群土黄色的土拨鼠在地面上缓缓移动。 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这也正是云生的主要作战思想之一。 身着迷彩,枪尖套布,盾牌着色,这些都是为了防止空中侦察而准备的。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时分,三关军来到哈日山口。 只见哈日山口早已被精雪王国占领,精雪王国大军个个骑着牦牛或是战马,手持弓箭,居高临下。 云生远远望去,只见精雪王国大军约有2万余人,两侧高地各布置了3000名将士,其余的1.4万大军布于哈日谷口的中央。 精雪王国大军层层叠叠布置了好几道防线,将整个哈日谷口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 精雪王国百万皇手持水磨禅杖,立于空中,身后跟着一名十万王,脸色苍白,正是那日被云生雷龙击中的那名十万王。 精雪百万皇看着下方的三关军将士,只见个个身着土黄色的迷彩,与实地的颜色差不多,知道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心中不由地重视起来。 三关军将士渐渐地停了下来,排成五个方阵。 第一个方阵是1.4万名步兵,将士们排成五排,站立在200具铁车和300具拒马之后。 第一排、第二排将士手持长枪,站立在铁车和拒马之后;后三排将士手持弓箭,箭搭弦上。 在后三排将士之中,中间的一排将士手持火把,而其它两排将士的箭矢之上绑有冲天炮。 第二个方阵是5000名“铁锤”投石车旅的将士们和5000名“刺穹”破弩旅的将士们。 将士们站在125架“铁锤”投石车和250架“刺穹”破弩之旁,虽然投石车的抛杆尚未压下,但是“刺穹”破弩的弩箭却是早已箭装弦上,直指苍穹。 在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的左右两侧,是名风扬所属的第四骑兵旅的8000名骑兵。 左右两侧各4000人马,形成两个方阵,负责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两翼的安全。 将士们个个身骑战马,列成八排。 前两排将士们手持长枪,后面几排将士则是手持弓箭。 在第四排和第七排之中,将士们的手中则持有正在燃烧的火把。 在第二方阵之后,又是一个骑兵方阵,是峙岳带领的1万兵骑兵。将士们个个手持弓箭,严阵以待。 双方相距五里地,相视而对,杀气腾腾,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看着对面密密麻麻,身骑战马和牦牛的精雪王国大军,有些好战的新兵早已是心潮澎湃,摩拳擦掌。 而更多的新兵都是首次参战,心中有些胆怯,双臂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