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710章 断曜与明王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0章 断曜与明王爷(1 / 2)

这一日冠勇军来报,说有一位自称为断曜的故人来访。 云生听后心中大喜,急忙来到荣桥县英雄帖招募处。 兄弟相见,分外激动,二人久久相拥,喜极泣下。 当日,云生连忙派人叫来肃泰和茗蕙二人。 晚上云生大摆筵席,欢迎断曜。四人坐于一桌,一起回顾往事,共诉分别之后发生的事情。 断曜道:自从离开小扈山,进入飞雨楼后,飞雨楼主煌懋山便收自己为徒,在三十岁时与飞雨楼主煌懋山之孙女煌芸芹结为连理,生有一儿一女。 四年前晋升十万王,三年前凝结金丹。今闻三关军发布英雄帖,思念故人,故来前投。 云生也道:两年前名珠修练成飞天九剑,已经斩杀了当年杀害断燕山的三河府金鹰十万王。 云生却是不知,当年自己在迎接吉家兴大军时,也已将当年杀害断燕山的另外两名北海宫的十万王斩首。 断曜听后,感激不已。 十月十八日,清凉阁正式迁宗门于云成府青峰。 飞剑宗主寄华堂、雷火堂主闯东明、名秀以及云生带领众三关军所有的十万王以上人员皆来道贺。 清凉阁原宗门在定襄府清凉山,在金鹰横渡莽江之时,清凉阁主棠海秋带领五位十万王前去相助夫君镇南王,而400余弟子则留在了定襄府。 就在十月初,云成保卫战结束之后,云生便已派出战船沿着莽江而下,到达定襄府,将清凉阁的400余弟子全部接回云成府。 清凉阁主棠海秋带领清凉阁众弟子来到青峰时,只见青峰树木苍郁,钟秀灵气,青烟缭绕,飞瀑三千,明月松涛,猿啼虎啸,亭台楼阁,掩映其中。 供人居住的殿宇屋舍已经全部修建完毕,一切生活设施,皆已配备到位,应有尽有。 棠海秋见青峰环境幽雅,风景优美,内心欢喜不已,同时感叹云生真是一个细心人。 这一日,清凉阁主棠海秋正与镇南王闲聊,忽觉空中真气涌动,明显是有百万皇之人来到。 二人略惊,急忙飞入空中,只见一位蒙面黑衣人悬立空中。 镇南王大声道:“不知是哪位尊兄大驾光临?” 蒙面黑衣人道:“大德罪民。” 镇南王听后,甚是困惑,遂道:“请尊兄露出真容一见。” 那蒙面黑衣人听后,遂揭开黑色面布。 镇南王一看,略感面熟,犹豫片刻,再次细看,却是大吃一惊:“明王爷?” 黑衣人点头道:“正是罪民。” 明王爷正是御化公主的父亲,德佑宗的亲弟弟。 镇南王与棠海秋互视一眼,镇南王迎手道:“请!” 镇南王和明王二人来到书房。 镇南王道:“明王爷此次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明王道:“不敢吩咐,只是看到三关军之英雄帖,特来看看。” 镇南王点头,却是不语。 明王见镇南王低头不语,遂道:“镇南王爷,大德王朝如今灭亡,不知王爷现如今有何想法?” 镇南王抬头叹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还能有什么想法。” 明王爷笑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只要人心不死,死灰也可复燃。” 镇南王听罢,坐正身体,盯着明王爷道:“如何复燃?” 明王爷也是盯着镇南王,一字一句地道:“借助三关军之力。” 镇南王听后,倒身靠与长椅,叹道: “云生早年,一心报国,屡战屡胜,但却被朝廷屡屡贬斥。玉宁大捷,云生功劳甚伟,但朝廷不问是非,不分清白,定云生三关军为叛逆,并一路追杀。 迫不得已,云生这才带领三关旅才来到昆郎盆地。即使云生远离洪莽,偏居一隅,但朝廷仍然对云生及三关军死追不放,多次征讨。 朝廷如此对待云生,云生怎可令三关军为大德效力呢?” 明王爷笑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丞相当权,诬陷忠良,如今我等再好心安慰,又有何不可?” 镇南王叹道:“颁发英雄帖前,我让云生以大德之名召集余部,但他最终却以三关军之名招募,可见他对大德积怨太深。” 明王爷冷色道:“软硬兼施,恩威并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软的实在不行,那我们便再做计较。 我观这三关军组成,我们的赢面还是很大。” 镇南王心中困惑,遂道:“请明王爷明示。” 明王爷道:“我观这三关军之中,有九位大德十万王,这些人只须我们振臂一呼,便可尾随,此赢面一也。 名秀及名门之后,一门忠良,几辈英烈。当初叛出大德,其实为形势所迫,心有不甘。 我等只要许其重建名门,万代尊之,他必同意。此赢面二也。 大德虽灭,但子孙未绝,三皇子和四皇子尚在人世,都已被我秘密安置。 到时只须坐定龙椅,必将万民拜服,此赢面三也。” 镇南王听后,沉思良久,却是沉默不语。明王爷所说得有些事情已经成为了老黄历,显然是并不了解世事。 但是所说得三处赢面又命中要害,直指云生和三关军的弱点。 明王爷见还尚未说动镇南王,便又道: “不过此事不能着急,我们可以一来好心安抚云生,帮他成就大业;二来也可略施小计,故作试探,观其心意; 三来所谓一锤定音,待事成之后,果断处置,再扶大德正位,以示天下。” 镇南王思前思后,犹豫地说道:“如此利用他人,恩将仇报,并非君子所为吧!” 明王爷大笑道:“谋大局者都不求一隅,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云生能够一心为国着想,我们可以为他封侯封王。 若是他想自立为王,推翻大德,那也休怪我们先礼后兵了。” 镇南王听罢,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决,遂道:“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