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176章 风起堾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风起堾丽(1 / 2)

堾丽,大金王朝之都城。 金武帝阿萨、大祭司拉拉萨、左贤王乌达尔、右贤王密达、雪融部可汗喀尔特、海东部落可汗阿不那颜、兽皇洪斯卡图以及雪神山三位百万皇和北海宫四位宫主,众人齐聚一堂。 大祭司拉拉萨道:“今大德王朝已在莽江之北组建了挥北、荡北、逐北三旅,统称扫北军,由老扫北王统领,合计兵力七八万人。 挥北旅盘踞大王山,荡北旅隐藏在云益山脉,逐北旅占据涂滁山。另外,挥北军又请来飞雨楼和清凉阁加盟,意欲在近期与我大金王朝展开决战。 据最新可靠消息,挥北军在最近三个月内会有大动作。据我分析,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袭击洪南莽北各府县,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意义不大。二是……” 大祭司拉拉萨顿了顿,众人一齐看向大祭司拉拉萨。 大祭司拉拉萨喝了口茶,并未说话。 “大祭司,第二种可能是什么?”右贤王密达问道。 “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可能?”大祭司拉拉萨卖着关子道。 左贤王乌达尔道:“直袭京城?大王山距京城约有千里,中间又有龙川,庆年两府相隔,上万人马,声势过大,必不可能。” 左贤王乌达尔边说边走,来到大厅中央的巨型地图前,仔细观察。 众人随之跟上,一个个眼望地图,陷入沉思。 “火烧吴顺粮仓?抢劫吴顺粮仓?”右贤王密达自言自语地说道。 众人都望着地图,沉默不语。 “我知道了!”海东部落可汗阿不那颜惊呼道。 众人齐问:“什么?” 海东部落可汗阿不那颜指着地图道:“大月湖水师基地!” 众人看向大祭司拉拉萨,大祭司点头。 海东部落可汗阿不那颜道: “大德王朝败退江南,迁都青岚府。今我大金王朝在大月湖组建水师基地,修建战舰,勤练水兵,直待水师战力成形,便可横渡莽江,挥师南下,直击青岚。 所以大月湖水师基地已成为苟延残喘的大德王朝的心头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一旦消灭我大月湖水师基地,烧毁战舰,灭我水兵,大德王朝便可依托莽江天堑,高枕天忧了。 大祭司,是不是这样?” 大祭司拉拉萨笑道:“可汗分析得完全正确。” 金武帝阿萨问道:“大祭司,我大金王朝该如何御敌?” 大祭司拉拉萨道:“我大月湖现有8万将士,3万守军,5万水兵,仅凭挥北旅一家不足3万人还难以撼动。且要毁我战舰,必须有水师相助方可。 因此,此次行动,大德王朝定然会派江北三旅与江南水师一起行动。 上次十八义军联盟袭击泉水府,我们忍之,虽已知晓挥北旅盘踞在大王山中,也并未清剿,都是所放的长线,如今也该到收网捉鱼之时了。” 大祭司拉拉萨手持长鞭,指着地图道: “我们宜当做好两手准备,一是龙川、定襄、中吴、庆年、南坪、栾安六府人马暂且按兵不动。 二是在三个月内,分批调集10余万兵马埋伏于大月湖附近。 如若他们真要攻击府县,那我们便舍掉几府人马,我大月湖10余万兵马趁机分别占领江北三旅的老巢大王山、云益山脉和涂滁山,而后分而歼之。 如若他们攻击大月湖水师基地,我们便守株待兔,以逸待劳。同时龙川等六府人马分别占领大王山、云益山脉和涂滁山三旅大本营,彻底消灭扫北军,清除江北残敌。 如此,我们两手准备,不管挥北军如何动作,我们也要彻底剿清江北的大德残余势力,稳定后方,而后再挥兵南下,消灭南德,统一洪莽。” 众人听罢,都点头称是。 左贤王乌达尔伸出右手大拇指道:“大祭司如此部署,可谓是万全之策。 不论如何,我们这次都要消灭江北的大德残余势力,彻底消除后方隐患。” 右贤王密达也道:“如若此次能够一举歼灭江北大德残余势力,那么横渡莽江,攻陷青岚,一统洪莽便指日可待。” 二人说罢,众人同时看向金武帝阿萨。 金武帝阿萨内心欢喜,豪爽地说道:“按照大祭司安排执行。” 拉拉萨大祭司叫来一位值勤的金鹰十万王,吩咐道: “第一、命令京城南北大营各一半人马共10万兵力,在三个月内分批向大月湖水师基地集结。 第二、龙川、定襄、中吴、庆年、南坪、栾安六府人马加强警戒,内紧外松。城门值守人员减半,各府营人员加强战备,随时待命。 第三、派出人员在大王山、云益山脉和涂滁山三地附近侦察,随时观察大德挥北、荡北、逐北三旅动向,每日报告。 第四、大月湖水师加强训练,步兵即日前往云益山脉砍伐树木,同时征集全国木匠开始建造假战舰。” “遵命!”值勤的金鹰十万王答道。 阿萨近来心情十分舒畅,自从与左贤王乌达尔谈完话后,他的思想观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左贤王乌达尔人老成精,早就看出了金武帝阿萨与拉拉萨大祭司之间的矛盾。 这一日,左贤王乌达尔道:“陛下,论军事才能,我等远不及大祭司的一成;论背景,我们还需要继续得到雪神山的支持。您何不让大祭司掌管大军,而您将精力放在执政理国上呢? 如此,您掌权国家,大祭司统兵,两不干扰,岂不是更好? 另外,再说了,大祭司毕竟是雪神山之人。自金鹰建国以来,大汗更迭,都需要通过雪神山的同意,您又见那个雪神山之人篡权夺位呢? 将来消灭大德,统一洪莽,陛下的丰功伟绩将被世代传唱,您又何必争一时一局、一城一地的得失呢?” 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