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54章 抓举与挺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抓举与挺举(1 / 2)

云生控制重心,仰头朝天,大喊一声,仰天长啸,双腿绷直,全身用力,双臂紧绷。 虽然全身在不停地颤抖,但云生使劲稳住身体,不让石墩和身体移动。 一声长啸完毕,正好是10个呼吸,云生全身劲力用尽。 云生将石墩猛然放下,石墩落地,激起一片灰尘,上面的50斤小石墩顿时化为粉末。 云生双腿发软,站立不住,跪在了地上。休息片刻,云生这才用尽全力,站起身来,慢慢走出比赛场地。 全场一时人人目瞪口呆,静寂无声。 “12号选手,成功举起1450斤石墩!”主持比赛的千人将有些激动地喊道,声音略有些发颤。 五营的1000将士听后,个个犹如打了兴奋剂一般,就好像自己得了第一名似的,群情激奋,高兴不已。 众人再次高举手中的长枪,大声地喊道: “五营威武!斥候威武!” “五营威武!斥候威武!” …… 高呼之声经久不息,如同雷鸣,响彻天际。 “云生这种搬举大石的方法真是罕见啊!”一名副总镇说道。 枪骑八旅的总镇微微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话。 比赛继续,如今形势已经明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4号参赛选手也同样选择了1450斤。 固定好50斤的小石墩,4号参赛选手并没有再打一通《破山牛》,而是在1450斤石墩前静立片刻,调整气息。 两脚并立,扎成马步,弯腰屈膝,双手抓紧石墩两侧的耳朵。 再次调整呼吸,而后大喝一声,腰部用力,双臂上提,石墩离地。 可惜的是,石墩提至胸前,二次换手使力之时,后劲未能及时跟上,石墩举至胸前,但却未能举过头顶,砰然落地。 “总镇大人,我举报12号参赛选手抓举石墩违规。”一营千总站起身来,大声地喊道。 “放你娘的狗屁,云生如何违规?”宽洪济怒不可歇,也同样站起身来,针锋相对。 “抓举石墩,我们通常都是一次性将石墩举过头顶,云生分两次举起,不合规范。”一营千总怒目相视宽洪济。 宽洪济怒道:“臂力比试规定:一,不得借用辅助道具;二,双臂不得打弯;三、不得用头顶石墩;四,不得走出白圈。什么时候说不能分两次举起?” 一营千总一时语咽,竟说不出话来,只好嘟囔着说:“比试常规就是一次性将石墩举过头顶。” 枪骑八旅总镇看向二人,冷哼一声,说道:“再给4号一次机会!” 主持比赛的千人将大声喊道:“4号参赛选手预备,再举一次!” 4号参赛选手听罢,面色肃然,说道:“不用举了,我认输!” 总镇微微一笑,说道:“好一个愿赌服输的汉子!”然后转头看向一营千总。 一营千总脸色略显尴尬,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再说话。 “举重比赛结束,下面我宣布比赛成绩,第一名,12号选手,枪骑五营斥候云生,举重1450斤。” “五营威武!斥候威武!” “五营威武!斥候威武!” …… 枪骑五营1000将士举枪高呼,兴奋不已。 “第二名,4号选手,枪骑一营一伍伍长,举重1350斤。” “一营威武!伍长威武!” “一营威武!伍长威武!” …… 枪骑一营1000将士同样举枪高呼。 得了第二名,并不丢人。何况下面还有骑射和骑战项目,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枪骑一营一伍伍长,可是去年的全能冠军。 “第三名,29号选手,枪骑八营一伍伍长,举重1350斤。” “八营威武!伍长威武!” “八营威武!伍长威武!” …… 枪骑八营1000将士也是举枪高呼。 主持比赛的千人将继续念着成绩,云生赢得举重比赛第一名,心中也是高兴不已,终于为义父争了一口气。 宽洪济听到云生的成绩,心中早已乐开了花,脸面感觉无比的光彩。 当初云生答应参赛后,宽洪济便将比赛的规则一一告诉云生,云生当夜便对比赛的规则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研究。 前世的云生是特种兵,经常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比赛,他深刻地知道:凡是比赛就有规则,凡有规则就有漏洞,凡有漏洞便有机可乘。 在其后的两天训练中,云生不断地研究比赛规则,并不断地进行实战演练。 在抓举大石时,云生发现这个世界的练武之人都习惯用马步。 马步,因动作如骑马一般而得名。双脚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 虽然扎成马步,下盘较稳。 但是,马步并不利于发力。 云生回想起前世的训练,突然一道亮光闪过他的脑海。 在前世的奥运比赛中,有举重这一项目,类似于这个世界的搬举大石。 在前世的军营中,特种兵为增强双臂力量,也是经常进行举重训练。因此,云生对举重这一项目还算熟悉。 云生细细回想举重的动作要领,他发现举重时,双腿与肩同宽,臀部下沉,更利于双腿发力。 在举重之时,当石墩举过头顶时,若是身体下沉,做一个深蹲动作,而后双腿发力起身,便能够举起更重的石墩。 在举起1350斤石墩时,云生便采用了这一动作,先是举起石墩,同时下蹲,休息片刻,而后再双腿、全身、双臂用力,果然效果不错。 大德王朝北线军营之中,由于将士们直接面对北方草原部落的骑兵,所以大部分将士都是骑兵。 骑兵习惯于骑马,所以他们平常在练习的时候,通常也采用马步。长久以往,将士们都形成了习惯性的动作,并代代传承。 这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很重要。 但是,有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