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38章 紧急集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紧急集合(1 / 2)

众新兵并未入得关内,而是来到关外的一处营区。 营区很大,长宽各有十多里。营区内修建了许多平房,营区门口贴着:新兵训练区。 众人心中喜悦,虽然知道痛苦的训练就要开始了,但至少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经过半个月的行军,好多人确实累坏了。 入夜以后,众人都已呼呼大睡,云生则打坐在床。 众人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吵得他静不下心来。 云生从褥子内撕下一团棉花,揉成两个小团,正准备塞入耳中。 突然,有人一脚踹开房门,手持一个大锣,猛敲起来。 “蛋蛋们,集合了,紧急集合!” 同宿舍的新兵,有的和衣而睡,听到锣声,一骨碌爬起,穿戴好鞋帽,快步跑出房间。 有的新兵早已脱光了衣服,情急之下,急忙东找裤子西找衣。 “我的衣服呢?” “我的鞋呢?” “哪个混蛋把我的帽子拿走呢?” …… 众人大呼小叫。 云生穿上鞋子,带好帽子,不急不忙地走出房间。 出去时只有三人站好,云生站在了第四个位置。 云生的宿舍共住着二十一人,左右两排铺,每排铺上十人,外加一个领队。 领队是老兵,专门负责管理他们。 房间外,领队左手拿着一个火把,右手持着一个沙漏。 当上面的沙子全部漏到下面时,领队大喊道:“时间到。” 此时才集合完十六人,尚有四人还未走出房间。 领队笑着等了一会儿,只见那四人才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 一人手提着裤子,一人没穿上衣,一人光着脚丫,一人没戴帽子。 领队又走到已经集合好的十六人面前,转了一圈。 “你出来!”一个没戴帽子的新兵走出队列。 “你也出来!”领队指着另外一人,一名将外衣穿反的新兵走出队列。 然后领队对着那六人说道:“你们六人,绕训练场跑一圈,时间一炷香。” “新兵训练还未开始,为什么拉紧急集合?”其中一名光着脚丫的新兵很不服气地问道。 领队上前,一记飞腿,直接将那名新兵踹倒在地,而后大声地说道: “记住,从你们穿上这套军装的第一天起,你们便是一位战士了,知道吗?” “知道!”一名穿戴整齐的新兵中气十足地答道。 领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二进宫,是吧!” 新兵挺直腰板,大声地答道:“是!” 领队笑了笑,“你以后就是咱们的副领队了。” 新兵再次大声地答道:“多谢领队提拔!” 领队看向倒在地上光着脚丫的新兵,大声吼道:“站起来!” 光着脚丫的新兵迅速站起,进入队列,再也没敢吭声。 领队对着未按时集合的六人说道:“你们,现在,立刻,绕训练场跑一圈,时间,一炷香!” 随即点燃一炷香,六人二话不说,疾驰而去。 此时已是三月二十八日凌晨,天上群星闪烁,地面黑漆漆一片。 每个营房都在拉紧急集合,整个新兵训练区乱嚷嚷一片,到处都是火把,到处都是人。 一炷香已烧完,六人没有一个回来。 领队笑着说道:“看来今晚是回不来了。” 众人大笑。 云生心想:整个新兵训练区两三万人,每个房间二十人,那得一千多个房间,怎么找? 众人回到房间,个个和衣而睡。 领队笑着说:“都好好睡吧,今晚不会再拉紧急集合了!” “傻子才会相信你!”一名新兵小声说道。 众人皆都和衣而睡,既没敢脱衣服,也没敢脱鞋子,就连帽子也放在额头之上。 果然,一夜无事。 果然,到了第两天早晨集合时,六人都没有回来。 估计这六人连自己的房间号码都不知道。一千多房间,一模一样,怎能找到? 在众人晨练结束时,一名武官带着六人回来。 这名武官是人事监事,专门负责人员管理。 来到房前,把领队大骂一顿。 领队嬉皮笑脸,连赔不是,人事监事这才转身离去。 领队笑着对六人说:“恭喜你们了,这个月的公差归你们六人所有!” 然后突然变脸,大声喝道:“记住你们的房间号,362!3代表枪骑,62代表第62号房间。” 新兵生活单调而枯燥,紧张而劳累,每个新兵每天训练回来后,已是累得精疲力竭。 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隔三差五便有紧急集合。 有时在半夜,有时在凌晨。吓得众人都不敢脱去衣服,随时准备集合。 领队见状,嘿嘿一笑。 从第五天起,领队规定:所有新兵必须脱衣睡觉。 众人将衣服、裤子、帽子叠放整齐,压于头顶之下。 将鞋带系于脚脖之上,防止有人穿错鞋子。 连续三日,没有紧急集合。 新兵的训练任务每天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异常地紧张。 上午主要进行体能练习。 有举石墩练习。 训练场上放着许多石墩,大小不一,上面标着重量。 石墩的重量主要集中在50斤至300斤之间。 新兵训练有要求:起步重量为50斤,每10日重量递增一次,递增斤数为10斤。 新兵训练三个月共90天,故90天后新兵训练考核时,举石墩重量不得少于150斤。 在一溜排大石墩的旁边,还有数十个约十来斤的小石墩,这种小石墩原本是用来调整重量的。 但大部分时间,则是用来…… 凡每次训练成绩垫底的,或是每10天的定期考核不通过者,则抱上这些小石墩沿训练场跑一圈。 军营之中的老兵大多都是些莽夫,没有什么文化。但同样也不乏人才,老兵们对此美名曰:抱石问路或抛砖引玉。 有拉沙带练习。 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