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3章 桃色新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桃色新闻(3 / 6)

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熟能生巧也是正理,若是背都背不熟,再不能巧用。 别的书籍姜沃都能存起来,等着想用的时候再去搜索,唯有本家知识不行。她要不停的熟练,再熟练,才能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程度。这跟存在系统里的其它书完全不一样。 见她学的如此扎实,李淳风的气倒是平了。 姜沃又乖乖道:“我能做官,正因是师父们的徒弟,故而再不敢懈怠,给师父们丢脸的。” 李淳风的脸色已经人如其名如沐春风起来。 袁天罡适时在旁道:“学的很不错。” “好了,淳风,人生在世难免吃喝二字。且咱们自打收了弟子,新鲜的吃食就没断过,可见孩子孝心。” 至今袁天罡早起吃粥都要配茶叶蛋,天越冷他越高兴,因可以把蛋多泡几日不怕坏更进滋味。 李淳风也就露了笑脸:“好吧,既如此,这锅与铲还你,赶明儿亲手做两道小菜给师父们吃才好。” 到底又嘱咐道:“这太史局内也有几个匠人,专供我使用,你下次再做什么小东西,不必去将作监了。” 可别去将作监请人家打锅啦! 姜沃这才把炒锅拿了回来。 媚娘听说这么不容易,就道:“那咱们去厨下吧,你这锅也奇特,总要告诉李厨娘怎样做,再者你也学学,好亲手做两道孝敬两位仙师。”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姜沃真正要在唐朝用炒锅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冒出一句伟大的话。 炒菜要好吃,一要火候,二要油,三要调味。当然,在这些诀窍之前,最基本必不可缺的还要有铁锅和铁铲,以上,都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 首先铁器就极为值钱,现代随手能买到的菜刀,在古代寻常人家都属于一份要紧财产,一定要保存好的,更别提那些珍贵的用于耕种的铁器。 国家对铁器也很看重,大唐冶炼技术是当世第一,许多番邦使团包括倭国使团、新罗使团等来朝拜时,也有想购买铁器私下运回去的。均被查处禁绝,比卖粮不卖种查的更严。 这样的精铁炒锅,一般人家实在也没有财力购买。 再者便是火候,寻常人也不像宫里一样,大灶小灶有的是,还配烧火丫头小子。再及油盐酱醋都是昂贵之物,俱李厨娘道外头煮菜舍得放足官盐的就是好人家啦,什么大酱与荤油都得过年才吃一回了。 除非生产力继续进步,否则炒锅是很难流通开来了。 甚至在皇宫贵族里也流行不开,因炒菜还有个致命伤:要吃个新鲜热乎。 宴席上头,焖菜炖菜放上一个时辰还能吃,炒菜滋味却就失尽了。 姜沃在厨房呆了片刻,就已经判断出,只怕炒菜只能是小众产品了。 “这锅模样新鲜,太史丞教教我,咱们怎么做哇!”李厨娘是厨房的行家里手,见了新鲜的锅碗瓢盆就喜欢。 说起炒菜,姜沃脑海中冒出了最常吃的三道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醋溜土豆丝、辣椒炒肉。 然后发现:西红柿,明朝;土豆,明朝;辣椒,明朝。 总之就是统统没有。 姜沃遗憾了五秒钟,将注意力转移到现有的东西上了:这会子葱姜蒜倒是都全了,青菜也有一些了,萝卜、茄子、白菜(菘)等都有了。 没有醋溜土豆丝,醋溜白菜丝儿酸香开胃,姜沃也很愿意吃。 于是想着前世的看过的美食视频里那样告诉李厨娘如何热油,如何用葱蒜爆香,如何下菜翻炒,至于调味倒是没说什么,李厨娘自己就会。 姜沃还像模像样总结道:“有的菜要配荤油和肉好吃,比如雪里蕻和腌的酸菘,有的却就是清清爽爽……麻油就好了。”她差点说成还未有的花生油。 她说一句李厨娘应一句,丝毫不觉得姜沃这个没下过厨的指点她个大师傅有啥不对,反而跟着捧哏:“呀,太史丞果然是有见识。”“嚯,竟有这样的说头。” 倒是把姜沃捧的不好意思起来。 李厨娘觉得姜沃无论会什么,都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她可是有仙根被仙师点中要传授仙道的人呢! 姜沃觉得自己是古代科学家(预备役),但旁人觉得她是占星修仙者,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 在看病的主流是跳大神的年代,李厨娘就代表了这个时代最朴素的不读书识字的百姓们——朴素的神仙皇帝主义价值观。 毕竟皇帝也称真龙天子。 别说李厨娘等人了,就连真的世家豪门也是极信命格之说的。所以朝上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们,未必看得起军功起家的大唐勋贵们,常摆出一副世庶不婚,世家不跟暴发户谈得来的骄傲面孔,但对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格外客气。 * 李厨娘试着炒菜的时候,姜沃就在旁边没走,努力的看着学习。李厨娘倒怕油蹦到她,又怕烟熏了她,连连让姜沃在门边看。 等炒好了一小碟醋溜菘,三人都尝了尝,觉得却是与炖煮不同,别有香味。 姜沃则跟李厨娘和媚娘一起讨论给师父做的菜谱。 最终定下来四道小菜:小葱炒鸡蛋、蒜苗炒腊肉、清炒菠薐菜(小菠菜),以及醋溜菘。 别看这几道菜里只有一道肉菜,似乎是嫌简薄了些,但其实只要有菠薐菜,那就是上档次的。 因菠薐菜是西域那边过来的,物以稀为贵,如今是价格极高昂的青菜。 类比下,就像请客时候,上一道葱烧海参一样压轴。 李厨娘已亲自去挑了一块上好的腊肉来:这会子许多菜蔬还没有,但类似于腊肉熏肉腌菜等技术却早已有了,物资匮乏的年代,勤劳又聪慧的人们总是会想到绝妙的法子,把食物做成保存更久的样子。 腊肉风干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