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之汉武大帝烽火连天> 第二十四章 组建第一支劲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组建第一支劲旅(1 / 2)

时夜,刘彻坐在书房背起双手于身后徐徐踱步,思考着白天遇到的达人如何安置,如何任用。虽然心中早已有了妥善的安排,但万事开头难,自己如果一意孤行,独裁专治,恐拍士族们,朝臣们反对声估计也不小,阻力更是万难!怎样破局,这倒成了眼下最关键的事。  思绪片刻,心里稍微有了一个主意。  第一,扩建北军,并改名为羽林军;  第二,安置高、狄、马、苏、张五人在军中任职,慢慢提携,两年直至副将级别;  第三,时用间,外调。  第四,组建第一支劲旅虎豹兵团,程不时老将为大将军,马超、苏烈为副将,高长恭、狄青为裨将,张廷玉为随军参谋,配置军校十五名,步兵四万,骑兵八千;骑兵由马、苏二人直接掌管训练。  第五,程不时年老,其卸任时,慢慢扶正四名武将之一,提拨为主将。刘彻心中早已有了人选,马超为主,苏烈为副。  第六,在此兵团中,抽调五六十精干,组建特殊反应小队--敢死队性质。  刘彻说干就干,把这几点仔细看了几遍,没什么问题,便起身到陈阿娇那里过夜休息了,时至今日,刘彻还只有一个女人,说来也是一番美谈。  陈阿娇是何人,答案就是在历史上的一个成语“金屋藏娇”,讲的就是是为太子的刘彻和阿娇的故事。  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刘彻,但她的弟弟景帝不太支持。有一次,她在景帝的面前故意问武帝愿不愿意要阿娇做他的妻子?  还不是太子的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很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建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父亲景帝见武帝和阿娇也很般配,便同意了这门亲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室外,突然也下起了大雨,这是开春以来第一次大雨,预示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索性刘彻便和皇后辛勤的耕种着,一夜翻云覆雨,两人困意来袭,熟睡了过去。  大早,刘彻在皇后阿娇的伺候下,草草吃了点羹汤,上朝去了。  “陛下驾到,上朝!”随着春陀太监的呼喊,今日的早朝拉开了序幕。  身穿黑金相间的龙袍,腰缠黄金龙纹束带,脚踩绣着龙纹线条的龙鞋,长长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缓缓戴上帝王专属王冠,走向龙辇。  朝堂之上宫女站在皇帝身后撑起来的两把类似与扇子的羽毛状物品。黄罗伞盖,皇帝出巡的时候由宫女跟在后面打着一种仪仗。天子御驾,一辆富贵堂皇的马车,精选六匹高矮相同的白色骏马拉车,正所谓“天子出巡,驾六马”。  綖板长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冠表涂黑色,里用红、绿二色。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衣纁裳组成,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带佩玉,大带素表朱里,两边围绿,上朱锦,下绿锦,大绶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小绶有白、玄、绿三色;三玉环,黑组绶,白玉双佩,佩剑,朱袜,赤九、赤舄,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  据汉朝制度规定:皇帝冕冠用十二旒,质为白玉,衣裳十二章;三公诸侯七旒,质为青玉,衣裳九章;卿大夫五旒,质为黑玉,衣裳七章;通天冠为皇帝的常服,其衣为深衣制。  朝臣则是安照是襦和袭的特点进行穿着。襦是一种及于膝上的绵夹衣,比长袍短,“襦自膝以上。”则襦之下摆刚及于膝盖。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五月初九转眼即至。旭日当空,万里无云,只有清爽的夏风拂面而过。  长安城,未央宫,前殿。巍峨的前殿内,香烟缭绕。刘彻手下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着装朝服,手捧板笏,一种白色的象牙板,在中间的阁台两边分左右而立。文官在左,武将在右。  文官以卫绾为首,是汉景帝指定的太子老师,卫绾是汉武帝的老师为首,向下张汤、汲黯、朱买臣,田蚡等十四位文臣:而在武将一侧,领头的是大将军窦英,两朝老将李广,向下依次是和窦英平息“七国之乱“的韩安国、灌夫,程不时、公孙贺、公孙敖等十五位武将,羽林军统领李敢则单独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保护着刘彻的安危。  大殿里一片寂静,等着刘彻登做龙椅。  “今日,诸位爱卿有事奏来!”刘彻坐在龙椅上中气十足的开口道。  随着前日噩耗传来,文武大臣们也一时半会没有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故此几乎没有声音,只有文武之首的卫倌、皇帝的舅舅、以及大将军窦英就雁门关突发事件做出回应。只是简单的谈论防守,没有达到皇帝刘彻满意。  “丞相和大将军所言,诸位可有补充?”刘彻沉声问向低下跪地而座的大臣们。  还是一片寂静,刘彻有些不耐烦,也只能说出今日的主题----关于组建虎豹兵团和羽林军的事项。  没想到,获得了文武的一致通过,出乎刘彻的预料。  “好!既然诸位爱卿,不反对,那程老将军,麻烦您着手组建吧,朕再给你配几员小将,以此缓解你的人物筹选问题。”刘彻盖板,并可以完美实施起那一打算。  半月过后,两支新兵在长安北面演武场正是扬旗训练,只见一支书写着“虎豹”,一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