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上山摘蘑菇(1 / 2)

可能是老天爷听到了她的祈求,没过多久,雨开始慢慢变小了,最后渐渐停止了。

这下季向晴哥高兴了,希望快点天晴吧,她还着急去山上了。

既然外面不下雨了,正好去河边搬石头回来。

季向晴脚上穿着雨鞋,背着背篓出发去东边的清水河。

顺便叫上小栋,这也是半个劳力啊。

不然光靠她一个人得忙到啥时候,可惜大哥不在家,少了壮劳力啊。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和侵蚀河床,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石头和鹅卵石。

这些石头通常是河流上游的岩石经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和磨损而形成的。

季向晴看着河边堆满了各种小石头,心想:这下院子里的石子路不用愁了,这么多石头肯定够用。

她和小栋蹲下,捡起了石头,满地都是,没过一会儿,都快半背篓了。

季向晴阻止了继续往背篓里面装石头的小栋。

别看这只有半背篓,石头这东西重得很,先少背点吧。

小栋更得少背点,他还是小孩子,可不能影响以后长高了。

季向晴自己倒是不担心,现在她已经有162左右,就这身高已经够了,长不升高的,对她来说没那么重要。

长高了也好,不长高也不发愁。

背起背篓,果然不能小看这半篓子石头,确实重得很。

小栋还有些庆幸,幸好他姐阻拦了,要是装一满背篓,他这小身板得压垮。

两人背着半背篓的石头向家里走去。

路上还碰到村里其他人,还以为他俩要干啥了。

修石子路,这有什么用,浪费时间。

季向晴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人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

几趟反复来回,季向晴姐弟俩给家里已经运回来了好些石头。

背了没几趟,爹娘回来了,看着他们背背篓来回有些辛苦,也过来帮忙。

有了两个壮劳力,很快家里堆了好多石头。

季向晴看着石头也差不多了,先停止背石头,在家里开始铺路。

趁着下雨,土地湿润,将石头铺成路的形状,再拿着锤子使劲将石头锤进泥巴地里。

有些时候不小心用力过渡,石头全进土里去了,还要补上一些。

忙了许久,院子里的路都已经铺好。

还剩下一些石头,堆在墙边,留着以后补路用。

这石头铺好以后下雨天去厕所,去院墙周围摘菜,脚上都不会再带起泥巴了。

这个工程总算完工了,院子里再种上一些花草,会更好看。

现在时间不对,得等到来年春天再去山上找花草种下。

爹也看着到院子里铺好的石子路,觉得好像这个方法不错哦,村子里的路是否也可以这样铺了。

不过光靠河边的石头,好像不太够。

如果要花钱买石头的话,村里人肯定不会同意。

院子里的路铺好了,第二天又开始下起了小雨。

季向晴只好继续待在家里,太无聊了,她都快长蘑菇了。

又过了两天,太阳终于出来了。

但是也不能立即去山上,刚天晴,泥巴路都还是软的,得出大太阳晒上几天。

正好下了几天的雨,季向晴她娘准备去山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蘑菇。

到时候可以晒干了留着没啥菜的时候吃。

季向晴在家也没事,便跟着一起出门了。

路上碰到了村里上山采蘑菇的婶子,大家相互打着招呼,聊着天。

雨后的山里,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香气,仿佛大地都在呼吸着新鲜的生命。

阳光透过云层,斜斜地洒在山坡上,映出一片金黄色的光晕。

此时的山林,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静谧而美丽。

季向晴手中提着一个竹篮,她娘让她背背篓,她没干。

想着万一要是没找到几个蘑菇,背个背篓多尴尬啊。

季向晴和娘是分开走的,这样更方便寻找蘑菇。

她小心翼翼地在林间寻找着蘑菇的踪迹。

隔着一段距离才会发现一朵蘑菇,轻轻地弯下腰,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然后放入篮子中。

果然,现在山上并没有太多蘑菇,不知道是天气冷了,还是已经被人摘走了。

季向晴又往远处走了一段路,蘑菇没发现,倒是看到一棵腐烂的枯木,上面长着一大片木耳。

这些木耳形状各异,有的呈圆盘状,有的则像小小的伞盖,紧密地贴合在枯木上。

木耳的质地摸起来厚实而有弹性,触感湿润而凉爽。

在这个时候,它们的存在显得尤为突兀,仿佛是在宣告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木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种香气清新而自然,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探索。

当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在木耳上时,它们的轮廓在清晰可见。

木耳与枯木的对比强烈而鲜明,仿佛是自然界的两种力量在相互较量。

枯木虽然已经失去了生命,但木耳却在枯木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趁着周围没有人,季向晴赶紧将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