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44章 一场乌龙引发的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一场乌龙引发的政变(1 / 5)

虽然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但各朝不少读书人却从中发现到了一个疑点。

可以说戊戌变法之所以匆匆落幕,关键一点在于康有为发动的政变失败了。

所以各朝的读书人对于戊戌政变万分疑惑,不明白光绪为什么会指使康有为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要知道在名义上,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母亲。

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一个儿子想要发动政变除掉自己的母亲,这简直是丧心病狂。

哪怕光绪发动政变成功除掉了慈禧,满朝文武大臣也不可能让一個弑母的皇帝继续坐稳皇位。

深受儒家熏陶的文武大臣不会接受一个大不孝的皇帝,光绪最后的结局也只能被赶下台。

各朝的读书人向主播询问关于戊戌政变的疑惑,苏晨看到之后这才发现大家误会了。

“其实戊戌政变和光绪没什么关系,纯粹是一场乌龙事件,主播可以给大家讲讲这场乌龙的来龙去脉。”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大清看到了自己与西方的差距。”

“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把首都都给丢了。”

“在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大家都明白,要再不改革,大清就得玩完。”

“于是在慈禧和恭亲王的主持下,大清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思是说只学西方的技术,制度还得用老祖宗的。”

“但是经历了甲午的惨败后,人们才发现老祖宗的制度也不管用了。”

“英法打不过情有可原,毕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但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大清搞洋务运动的时候,日本还处在德川幕府时代。”

“那会的日本跟大清差不多,也是闭关锁国,完全没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但明治天皇上台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后,日本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运动。”

“毫无疑问,明治维新是成功的。”

“日本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对比中日,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个只会仿造而没有创新与造血功能的国家。”

“除了向列强买军舰,送订单外,别无其他选择。”

光绪:朕对戊戌政变完全不知情,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感谢主播为朕正名。

慈禧莫名其妙的把他软禁在瀛台,他是有冤无处伸。

他都已经明确告诉了慈禧,自己对政变完全不知情。

可无奈慈禧不相信他,非得认为政变是他指使康有为干的。

他简直是欲哭无泪,都快恨死康有为了,害得他被软禁起来,失去了自由。

那场政变完全就是康有为擅自做主策划的,他是一点都不知情,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要是知道康有为会围园杀后,肯定会阻止康有为行此大逆不道的谋逆之举。

他虽然对慈禧又敬又怕,但从未想过发动政变除掉慈禧。

毕竟不管是从法理上来说,还是从养育之恩上来说,慈禧对他有大恩大德。

他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干出这等离经叛道的罪行,别说是自己,全天下人都不可能饶恕自己。

“纵观三十年的洋务运动,清政府对待西方的态度是既惧之制度,又厌之文化。”

“实行的是有距离的接触政策,只涉及器物不学习制度,只知皮毛不知根本。”

“这与日本当时实行明治维新,主动追随融入西方的脱亚入欧战略迥然不同。”

“改革层次不同,导致中日两国的发展速度和最终效果差异巨大。”

“既然洋务运动不行,日本的明治维新可行。”

“那很自然的,当甲午战争结束后,上到慈禧光绪,下到贩夫走卒,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清还得改革,就照着日本改,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不然就只能亡国。”

“于是到了1898年,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清政府便开始了戊戌变法。”

“现在一说戊戌变法,我们后世人往往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慈禧太后代表着贪恋权力的老顽固,是扼杀变法、杀戮维新派人士的老妖婆。”

“光绪皇帝是一位发愤图强的有为君主,但却有名无权,什么都说了不算,倒霉蛋一个。”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则是救国救民的大英雄,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可戊戌变法的历史真相并非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戊戌政变就是一起乌龙所引发的惨剧。”

慈禧:我是支持皇上变法的,可奈何皇上不争气,我只能出来稳定局势。

说她贪恋权力,她无可辩驳。

可要说她反对变法,还大骂她是老妖婆,她是完全不认的。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就一直被欧洲列强欺负,以至于到了现在还要被昔日看不起的日本欺负。

为了大清国不亡国,她深深的明白必须变法了。

所以皇上任用维新派人士变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