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综武侠]花香满楼> 52. 第五十二章 来龙去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2. 第五十二章 来龙去脉。(2 / 3)

令,为什么没有经过朝议就轻率的下达这个愚蠢的禁令。

他真以为自己关上门,跟个缩头乌龟似的躲在家里,小偷强盗就不上门了吗

不会吧,不会吧,他不会真的如此愚不可及吧有那么一瞬间门,众人竟生出皇上其实是倭寇海盗派来的内奸的奇葩想法。

果然,海禁只影响到了衍朝本国人,对倭寇海盗来说还不如放屁。最起码放屁还能听个响闻个味。可海禁对他们来说跟开放时期没有任何区别。

哦,也不尽然。

海禁后,港口和靠海吃饭的渔民们都穷了不少,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先帝嘿嘿,你们没想到吧。釜底抽薪才是抗倭防盗的最好办法。当沿海民众穷到什么都抢不到的时候,那些倭寇海盗自然不会再做这无用之功。艾玛,我真是太有才了。

一众大臣、沿海民众真是无fack可说了。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先帝眼见自鸣得意的“釜底抽薪”法不但没有如他所愿的赶走倭寇海盗,还使得沿海一带的形势愈发混乱后。

他终于意识到“釜底抽薪”可能大概也许没什么用处。

然后,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又有了一个新的“突发奇想”。

一众大臣拜托你脑死亡吧,好吗

他分析,军队规模大,上传下达较为繁琐,机动灵活性太差。所以,想用军队彻底解决倭寇海盗问题,先祖们都做不到,他就更不用想了。

同时,他又发现,江湖人喜欢锄强扶弱,除暴安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所以,他用他“聪明”的小脑瓜一合计,瞬间门想出个利用江湖人解决倭寇海盗的好主意。

原本,诸葛神侯等还不太看好这个主意。因为本身就是江湖中的一员,且常年与江湖人打交道的神侯十分清楚,江湖人大多性格乖僻邪谬,着实不好约束管理。

但深思熟虑后,神侯又觉得,这个主意好歹比什么“釜底抽薪”好太多了。若一味的否定皇帝的“奇思妙想”,他再来个先斩后奏怎么办。

不要对皇帝的尿性抱太大的希望,万一下一个“奇思妙想”还不如“釜底抽薪”呢

使劲的摇晃了一下脑袋,将这个可怕的想法从脑袋中摇晃走后,诸葛神侯难得的给皇帝投了一个赞成票。

先帝嘤嘤嘤,还是爱卿懂朕的心意。

诸葛神侯丑拒,勿cue。

即便是好主意也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执行,不然就无法得到“正正得正”的结果。

什么,你说“负负得正”

只有老天爷的亲儿子才敢这么做吧

鉴于不好判断法子的好坏,诸葛神侯尽量在人选上弥补不足。于是,他千挑万选后,给先帝推荐了杜先生做执行此次计划的官方特使。

好在先帝对江湖人了解不多,在人选上没有外行指导内行,不然,诸葛神侯又要老上几岁了。

在沐清瑶接到师父的传信儿后,花满楼就给她科普了杜先生的情况。

特使一职权利大,责任重,明面是江湖人,暗中却受朝廷的统辖,处理的还是倭寇海盗的问题。它和神侯府、六扇门不同,这两个部门本就是皇帝设立,处理江湖上的案件。而特使要做的是以江湖人的身份,联络四方豪杰,对付倭寇海盗,最后得益的却是朝廷。

这些事情一旦泄露出去,一些有勇无谋的武夫就容易受到有心人的挑拨,以至于“好心”办了坏事。

况且,为了方便与官府来往,这位特使还需要一个尊贵且不引人怀疑的身份。

于是,先帝就找了个理由,封了杜先生一个虚职,又赐给他一个册封他女儿为公主的恩典。

双重buff加持下,杜先生任特使一职再无隐患。

此后几年,杜先生无愧于诸葛神侯的推荐。沿海的倭寇海盗渐渐被他压制,原先因海禁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得到缓解。

可惜,宝剑有双锋,凡事有其利就有其弊2。为了抵抗杜先生的打击,海盗流寇们逐渐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诸如“紫鲸帮”等大型帮派。其中,名气最大,势力最强的是一个武功极高,号称纵横七海的枭雄史天王。

他原是在海上讨饭吃的打手,也不知从何得来的际遇,竟一路逆袭成就了不世霸业。他自封天正大帅,势力之强连杜先生也力有不逮。

没有人知道史天王的真名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史天王。因为,他足足拥有六个,无论身高体型,无论外貌气质,甚至连内功身手都一模一样的分身。

史天王一人都难以对付,更何况他每每出现,都是七人同行,从不落单。如此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