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 第248章 家必自毁1外戚弄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章 家必自毁1外戚弄权(2 / 2)

日开科取士,这样自己就能以知识改变命运了。

不久之后,宦官刘季述发动了“少阳院政变”,幽禁昭宗皇帝。正义耿直、愤世嫉俗的李愚听说后,痛心疾首,不顾尊卑等级,直接向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写去一封书信,晓之以春秋大义,劝韩建起兵勤王,擒斩阉竖。

李愚劝韩建出兵之事,已在前文有提及。韩建与关西集团、宦官刘季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书生意气的李愚所无法洞察和理解的。李愚诚然是个有才华、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也的确不懂政治。

韩建虽然没有采纳李愚的建议,但非常欣赏这位知识分子,于是给了李愚非常优厚的待遇,希望他可以做自己的谋士。

李愚虽然穷困潦倒,但书生意气的他绝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断然拒绝了韩建的高薪聘请,愤然离开华州。

后来,便是“凤翔之围”,朱温与李茂贞在凤翔争夺昭宗。那时李愚逃到了东都洛阳以躲避战乱,然后投奔到了李延古(李德裕之孙)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延古毕竟是李德裕的孙子,虽然早就被排挤出了政坛,但此时的李延古仍旧守着李德裕在平泉的一处豪华别墅。这座别墅日后还会发生一件广受质疑和争议的事,后文将会提及。

李愚是有骨气的念书人,不愿白吃白喝,不愿接受嗟来之食,他带着孩子每天都为李延古家辛勤劳作,充当苦力(子弟亲采梠负薪,以给朝夕,未尝干人)。

不久之后,朝廷终于在东都洛阳开科取士,李愚欣然前往。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愚一举登第,官至河南府参军。咸鱼翻身,金凤凰飞出鸡窝。李愚终于摆脱了漂泊,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国家正式公务员。

前途似锦!

造化弄人。

朱温取得“凤翔之围”的胜利,成功抢回昭宗,并火速迁都,加紧逼唐禅让。此间,柳璨等人积极迎合朱温,大搞政治清洗,李延古因此被贬。受李延古的牵连,李愚丢了官,被迫辗转河朔地区,与同宗人李延光相濡以沫。残酷黑暗的现实给李愚纯洁天真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朱友贞登基后,李延光以其出色的才华被推荐到宫中做演讲(侍讲禁中),接触到了朱友贞。随后,李延光在朱友贞面前竭力盛赞李愚的才学,并且强调李愚不仅才学出众,更是品格高尚,深有史鱼、蘧瑗(音同“渠愿”)之风。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耿直中正,留下“尸谏”的典故,孔子都为他点赞,并转发评论道:“直哉史鱼!”钢铁直男界的祖师爷;

蘧瑗,春秋时卫国大夫,道德模范,孔子的朋友,位居孔庙东庑之首。

以史鱼、蘧瑗来形容他,可见李愚的人品。

在李延光竭尽全力地安利之下,朱友贞终于召见了传说中的道德楷模、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反三俗的大才子李愚。

面试的结果令朱友贞非常满意,立刻将李愚提拔为左拾遗,官虽然不大,但也是直接进中央。不久之后,李愚火箭提拔,最终进入崇政院(原枢密院),成为李振等人的副手。

至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来,李愚全方位符合朱友贞的用人标准:出身寒微,非名门望族之后,没有高门大姓的加持,在朝中没根基、没背景、没靠山,底子清白的“三无”产品;有学问,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建设和谐社会的“四有”青年。

李愚就是朱友贞要找的政治花瓶。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李愚,竟也因一点小事而遭排挤,罢出朝廷。

事情是这样的:某日,衡王朱友谅入朝,李振等人急忙起身跪拜请安,唯独李愚挺身而立,只是长长地作了一个揖。

朱友贞责备李愚失礼。

李愚不卑不亢,反问:“请问陛下,我失何礼?”

堂堂天子竟被当面顶撞,朱友贞非常不高兴,说道:“衡王,是朕的兄长,连朕都要致拜。崇政院使李振,你的顶头上司,他也要毕恭毕敬地跪拜。你咋就这么傲慢无礼?”

李愚的耿直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畏强权,跟皇上抗辩道:“陛下拜衡王,是家人礼。李振等是陛下私臣。而我居朝堂,是国家公职人员,且与衡王素无私交,于公于私,我都无跪拜之礼。我不是阿谀谄媚之徒!”

“大胆!”

朱友贞撕下了礼贤下士的虚伪面具。只因李愚不肯跪拜朱友谅,朱友贞就将他贬官外放到邓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