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功业> 第115章 每逢大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每逢大事(2 / 4)

讨论。

荀攸沉吟着,道:“改元的话,我们先拟定几个,由陛下决定改或者不改。”

众人点头,何颙道:“大赦,我觉得不必了,已经赦了三次,再赦也无意义。”

李儒见几人抱团,微笑不语。

这时,一个中黄门进来,端着一堆奏本,道:“诸位尚书,这是今天的奏本。”

荀攸伸手接过,分给其他人,随手也打开一本。

看了几本,他就不由抬头,其他人几乎也一样,对视之下,面面相窥,而后沉色拧眉。

这些奏本,来自全国各地,全部是弹劾卢植,董卓,曹操等人,总共有十多本。

李儒扫了几人一眼,拿着几道奏本,故作思忖。

荀攸不动声色的看了他一眼,与众人道:“送入景福殿?”

其他人也都点头,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

如果是以前,肯定会朝野沸腾,卢植最低是罢官,董卓,曹操必然入狱。

但是在现在,得看宫里的意思。

何颙这时看向荀攸,道:“豫州的事情你听说了?”

荀攸给了他一个眼神,道:“听说了。”

何颙接收到,立即转移话题道:“我打算待会儿去见唐公,一同前去?”

‘唐公’,是朝臣对唐瑁的一种尊称,毕竟这位是刘辩的老丈人,而且是司隶校尉,眼看着就要步入尚书台了。

荀攸想着司隶的改革陷入停顿,道:“好,等宫里的旨意。”

他们还需要等待宫里的封赏诏书,而后是晚上的群臣大宴。

李儒见着‘颍川党’已然沆瀣一气,脸上从容微笑,心里暗自道:难怪王公对这些人深为警惕,如此抱团结党,阻断政通,谁人能放心?

宫里。

经过杨彪,王允的劝说,刘协写了一道恭贺的奏疏,而后与两人一同前往景福殿。

刘辩昨天累的够呛,醒的却很早,但又不想起床,半躺在床上,一边用扇子扇风,一边看着曹操的奏本。

唐姬穿着单衣,跪坐在刘辩边上,手里是一碗羹汤,拿着勺子在轻轻搅动。

“这是将功补过?”

刘辩自语,随即歪头,咬过唐姬递过来的勺子。

曹操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剿灭了三十多个大小匪窝,更是收拢了一万三千多青壮,筹集了近十万石粮食。

禁军大营现在有一万多人,从兖州,青壮的招募正在进行,卢植还会调集一些人过来,加上曹操的两万多人,这瞬间飙升到了七八万!

刘辩想着,不自禁皱眉。

手里有兵了固然是好事情,但他得养得起!

“盐政,是势在必行了……”

刘辩看向门外,目光幽幽。盐政相比于其他赋税,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得到大笔钱的方法。

潘隐悄步进来,看了眼,低着头道:“陛下,渤海王,丞相,左仆射求见。”

刘辩收回思绪,从床上起来,道:“到书房去。”

唐姬连忙过来,给刘辩穿衣服。

书房内。

刘协小脸平静,跪坐在刘辩对面。

身后的杨彪一本正经,圆润的胖脸恭谨又有一丝严肃。

王允神情漠然不动,又好似心事重重。

刘协举着奏本,道:“臣弟恭贺陛下大胜匈奴,凯旋而归!”

刘辩看着他,微笑着接过来,道:“你有心了。对了,祖母还有两个时辰左右到京,你代朕去迎接一下。”

刘协一怔,道:“臣弟去接吗?”

刘辩看了眼他的奏本,中规中矩,放到一旁,道:“嗯,伱以后依旧听政尚书台。”

刘协挺直腰板,直视着刘辩,心里惴惴不安,各种念头涌动。

他完全猜不透,这位皇兄到底要干什么?

刘协压着心头不安,起身道:“臣弟告退。”

杨彪,王允没有说话,他们同样不理解。

等刘协走了,杨彪沉色道:“陛下,尚书台在商议改元一事,请陛下示下。”

刘辩顿了下,想起了之前那个不喜欢的年号,点点头道:“你们拟定几个上呈,朕来定。”

“臣领旨!”杨彪道,眨了眨眼,心里有种莫名的舒坦。

王允见状,抬手道:“陛下,关于曹操等人的封赏,臣有不同意见。”

他这是投石问路,没有将卢植,董卓一股脑的倒出来。

刘辩面露好奇,道:“卿家懂兵务?”

王允神情不动,道:“略知一二。”

刘辩沉吟片刻,道:“朕在上党,已经赦免了曹操。”

“那也当将曹操从封赏名单摘除。”王允道。

杨彪瞥了眼王允,这位真是一根筋,非要跟陛下过不去,顺嘴答音有那么难吗?

刘辩也觉得王允有点不懂事了,静静一会儿,淡淡道:“卿家,朕这次御驾亲征,是大获全胜。”

王允抬着手,道:“陛下,那也不能纵容……”

他话音未落,就迎上了刘辩冷漠的目光。

王允脸角动了动,心有不甘,还是放下手,道:“臣明白了。”

刘辩见他神情黯然,神色一转,笑着道:“卿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