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第889章 征讨西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9章 征讨西域(1 / 2)

果不其然,接下来刘璋直接就看向了北军统帅太史慈。 “子义,北军的事情恐怕暂时要压在你身上了。” 太史慈看了看身旁的马超与法正,连忙出声询问。 “秦公,莫非有战事?” 刘璋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也正是因为不久前得到的这个消息,才让刘璋下定决心任命法正为北军军师。 “成公英传来消息,西域的情况非常复杂,已与我们熟知的完全不同!” “靠近我们的诸国对汉室非常抵触,边陲诸国更是在乌孙,大宛等强国以武力威慑下不得不选择归附。” “目前我们想要行使西域长史府的权力非常困难,想要再现一百年前班超三十六人震慑西域的情况,几乎是没有可能了。” 太史慈顿时恍然大悟,也立刻明白了刘璋的意思。 “秦公是想出兵西域?” “不错!” 适逢乱世,尤其是这种没有归附的小国,使用武力威慑一定是最为直接的。 东汉朝廷衰败导致西域长史府名存实亡,现在西域诸国根本不拿汉朝当回事。 一些小的国家,兵力不足千人的或许尚且心存敬畏。 但凡兵力超过五千,本身有一定实力的国家,根本不拿汉室当回事。 连汉朝都不放在眼中,更何况刘璋的名号。 “秦公,不如让臣率领武锋营前去,一战彻底解决这些小国!” 没想到太史慈听闻有仗可打后,顿时来了精神,更是亲自请命。 只是太史慈话音刚落,马超立刻就忍不住出声了。 “左将军,你可不能这样,秦公将我留下来,明显是想让我率领凉州精骑前去!” 太史慈连连摆手,根本不认同马超的说辞。 “马将军,西域诸国虽然弱小,但仍有实力非常强大的存在。” “武锋营攻防一体,又有车悬阵可以施展,哪怕面对数倍之敌,也可完全不惧!” 马超自是知晓武锋营和车悬阵的厉害,但并不能成为他退缩的理由。 “左将军,杀鸡焉用宰牛刀?对付这些臭鱼烂虾,凉州精骑足矣!” “马将军此言差矣。。。” “左将军莫要如此说。。。” 刘璋,贾诩,荀攸,法正,卫觊五人默不作声,就站在一旁看着马超和太史慈相争。 过了许久,二人才因为疲惫停下了口舌之争。 可明显马超请命的意愿更加强烈,眼中甚至满是祈求之色。 这次痛击匈奴,让马超得到了平北将军一职,也让马超彻底尝到了官职带来的好处。 之前在马腾麾下不显,可是此时身处秦国朝堂,才明白官职对于武将的巨大诱惑! 平北将军之上还有安北将军,安北将军之上还有镇北将军,镇北将军之上还有征北将军! 再往上还有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甚至大将军! 这是每一个武将的向往,马超也不例外。 也许这次出征西域回来以后,职位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对于太史慈来说,职位或许暂时没有晋升的空间了,毕竟四方将军已然是当下的极限。 可是亭候还有晋升的空间! 一切都是为了日后的积累,等到刘璋称王,甚至称帝之时,总能厚积薄发! 面对太史慈,马超二人炽热的目光,刘璋无奈的摇了摇头。 “子义,刚刚孤不是说了吗?北军的事情全交给你。” “你身为北军统帅,岂能轻易离去?” 马超闻言顿时大喜,果然不出他所料! “臣。。。遵命。” 太史慈张了张嘴,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北军眼下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岂能没有主将? 实际上北军并非全部都要让太史慈亲力亲为,刘璋更多的还是有些私心。 主要就是太史慈的身体问题。 这几年刘璋一定要亲眼看着太史慈,至少在长安城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如果太史慈能够逃脱生命的劫难,也许可以一飞冲天,名震古今。 不过刘璋也不能说太多,只能用太史慈无法反驳的理由将他留在身旁。 刘璋总不能告诉太史慈你还有四年就死了。。。 “子义,专心组建北军,日后与曹操对决,有的是仗打!” 身为北军统帅,竟然还要和下属抢夺功劳,真是太不应该了。。。 太史慈心中自嘲一声,随后对着刘璋重重的点了点头,当即拱手领命。 “臣遵命!” 说服了太史慈后,刘璋转头看向了马超。 “孟起,这次出征西域干系重大,结果如何甚至会直接影响了我们秦国未来几十年。” “不去则已,去则必胜,你可有把握?” 有玉门关作为屏障,加上西域诸国的混乱问题和路途太过偏远,注定再强大的西域国家也不会主动来犯。 因此这次出征西域,可以说是刘璋一统天下前,有且只有一次的主动用兵。 如果马超败了,下次出兵西域也许是几十年以后! 战败对于中原战事固然没有什么影响,仅仅守住玉门关,就可让凉州没有任何危机。 不过西域长史府会更加名存实亡,汉朝的声誉将会一落千丈! 至于通商,乃至刘璋翘首以盼的大宛马,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秦公放心,末将此去必定让西域诸国知晓我们秦军的强大!” 虽然马超信誓旦旦,但是并没能让刘璋彻底放心。 从马超的双眼中,刘璋看到了强大的自信以及。。。对敌人的不屑。 如果让马超抱着这种心态前去,恐怕最终的结果会不尽人意。 “孟起没有将西域诸国的士兵放在眼中吧?” 马超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直接承认下来。 “秦国所言极是!末将常年居于凉州,对于西域小国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多则千余人,少则数百人,如此羸弱的国力,如何抵得住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