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第538章 早有安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8章 早有安排(1 / 2)

“主公事事料敌于先,杨洪佩服不已!可笑在下之前还愚蠢的催促主公!” 想到自己这段时间来对刘璋的‘苦口婆心’,杨洪就一阵尴尬,脸都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季休莫要如此,你能如此尽心尽力,让我深感欣慰啊!” 刘璋自然不会笑话杨洪,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他可以更加信任杨洪。 “半年前,右军师刘晔就察觉到益州的危机。其实当初我也觉得太过离谱,不过出于对军师的信任,我还是选择了演这一场戏。” “当初三路急报之时,为了给益州制造惶恐的气氛,使敌军更加相信,这才没有对诸位详细说明情况。” 强敌突然犯境,如果整个益州从上到下全都是有恃无恐的样子,那么肯定会让人察觉到问题。 不过事实证明刘璋的确是想多了,不论是袁绍,刘表还是马腾,韩遂,没有任何人探查成都动静。 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次刘璋绝对是在劫难逃,益州也会彻底沦陷。 “主公圣明!军师先见之明令我等敬佩!” 经过这次实践,刘璋的魄力再度刷新益州世家的认知。 一个二十多岁的扬州青年,刚刚归顺就被授 予了右军师一职! 上任没多久,就向刘璋谏言了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益州潜在危机。 最让人惊叹的是刘璋竟然还就信了,真的劳师远征,配合他做一场戏。 有如此远见的智者辅佐如此英明神武的君主,益州想不崛起都难了! “好了,夸赞的话就不用说了!今天把诸位找来,不仅仅是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还要商议一下巴郡和南中事宜!” 眼下最棘手的汉中都取得了大胜,对于巴郡和南中,一众官员也变得信心十足。 “报…!” 刘璋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局促的喊声。 “讲!” “启禀主公,鱼复急报!” “让他进来!”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刘璋刚刚讲完汉中捷报,荀攸就派人来了。 对于鱼复的战事,刘璋可以说是毫不上心! 荀攸,徐晃,甘宁,周泰,蒋钦,吴懿,吴兰这个组合对战蔡瑁,蒯越,蔡中,刘磐组合,不说双方实力差距有多大,可以直接断定蔡瑁毫无胜算! 荀攸麾下是两万步军加上一万水军,蔡瑁麾下是五万水军。 双方纸面实力虽然相差较大,不过真实实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甚至蔡瑁携十万人前来,刘璋依旧觉得他没有胜算。 刘璋对鱼复有过实际考察,对那里的地理位置十分清楚。 作为三峡汇聚的益州东大门,水流之湍急天下少有,蔡瑁想要逆流而上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他只能将船停靠在巫县港,然后让麾下水军弃船登岸。 荆州水师本就疏于训练,水战实力都十分有限更何况上岸后要面对精锐的武卫营! 所以这一战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启禀主公,荀太守设计火烧巫县港,然后趁敌军不备,趁夜对荆州大营发动袭击。荀太守兵分两路,前后夹击,荆州军大乱。主帅蔡瑁,军师蒯越,大将刘磐,蔡中等人皆被俘获!” “此役共歼灭荆州水军三万余,俘虏一万余,烧毁荆州军战船艨艟上百艘,缴获粮草辎重无数!” “好!好样的!不愧是公达!” 尽管早已预料到荆州军战败的结果,可是真正听到如此丰厚战果的时候,刘璋仍旧忍不住欢呼雀跃。 又是一场全歼!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蔡瑁,刘磐等人也就算了,没想到连蒯越都给擒住了! 蒯越是何人? 可是连 曹操眼馋的大才,更是说出了‘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的超高凭借! 对于荆州的蒯氏兄弟,刘璋也是向往已久。 可惜蒯氏在荆州根深蒂固,除非占领荆州,不然绝无招降的可能。 “主公,军师询问主公下一步对策,可要趁势攻入荆州?” 刘璋眼中闪出一丝贪婪,他如何不想要! 可是荆州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吞下的。 如今蔡,蒯,庞,黄四大家族与刘表穿一条裤子,如果荀攸进军荆州,无疑会面对整个荆州世族的反扑。 也许趁其不备,能攻下不少城池,可是最终会越打越吃力。 尤其是黄家和庞家还没有出手,据刘璋所知,江夏黄氏可是有着不少精兵。 “算了,告诉荀太守,让他派人与刘表交涉,想要蔡瑁,蒯越等人的性命,就要拿出相应的诚意!张允,蔡和也在成都,稍后我让人押送到鱼复,一同交给公达。” “遵命!” 士兵不敢大意,将刘璋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中。 “对了,告诉公达,千万不要手下留情,建造战船的工匠,一定多要一些!总之一句话,把刘表往死里坑!” “遵命!” 刘璋 其实还想要点人才过来,不过想了想荆州有名的文武,几乎全部出自世家,也就绝了这个心思。 这次荀攸全歼刘表五万水军,更是将成都一众文武的士气提高到了极点。 所有文臣眼中再也没有了一丝疑虑! 既然益州外部的敌军都解决了,那么南中的些许蛮族,还能造成什么威胁? 或许可以借着这次机会,一举平定南中也不一定! 毕竟他们的主公,是战无不胜,眼光深远的刘璋! “诸位,马腾,韩遂落荒而逃,蔡瑁,蒯越相继束手,袁绍自以为是的妙计彻底落空!” “如今益州危局彻底化解,南中的雍正等人,已经是独木难支!我已决定,亲自率军南下!” “此役,定要彻底解决南中问题,一举收复益州与永昌二郡!” 刘璋说出亲自南下的决定后,竟然没有一人阻拦,甚至大臣们眼中都有着激动之色。 或许困扰大汉四百年的南中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