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权臣不请自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民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民愤(1 / 2)

只能隐约看到一双精明的眼睛在火光下闪烁着光芒。

沈露的直觉告诉她,这一切不过是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她轻声向文娟大娘及梅梅解释着自己的疑虑,提醒她们不要轻易上当。

文娟大娘虽然对这种神奇的表演充满好奇,但听了沈露的话后,也开始警觉起来。

梅梅则是眼睛一亮,似乎对揭穿这场骗局更加感兴趣。

在碧水镇的广场上,沈露终于决定采取行动。她深知这名表演者所谓的“仙术”,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欺诈。

她轻步走到人群前,清晰而坚定地说道:“诸位,此人所展之术,并非真正的变石为金,乃是利用了某种特殊的水使得石头表面变化,看似变成了金子。实则,这金光闪闪之物,并非真金,不可贸然相信。”

人群顿时哗然,有的人开始低声议论,有的人则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那名表演者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他没想到会有人当众揭穿他的把戏。

“噢?那位姑娘似乎很懂这门术法?”表演者试图以嘲讽的语气回应,但在沈露冷静的目光下,他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沈露继续说道:“点石成金的诀窍无非就在于那碗水,从水里加入特殊的成分,淋在石头上,让石头产生如同金子一般的颜色,混淆视听。”

此时,文娟大娘和梅梅站在沈露身边,虽然她们对这门术法知之甚少,但她们相信沈露,相信她的话语背后所承载的真理。

当沈露的话语落下,那名行“仙术”者的面色由惊转怒,他突然高声斥责:“此女大言不惭,满口污秽胡言,诸位岂能听信一面之词!”

此言一出,原本平静的人群开始骚动,一些人的目光变得复杂,不知该信谁为真。

碧水镇平日里少有外来者,对于眼前的争论显得有些无措。

文娟大娘紧张地握住梅梅的手,担心地看着沈露。

梅梅的小脸上满是不解,不明白为何母亲和沈大夫的好意会招来非议。

沈露却未被对方的怒骂所动摇,她淡定地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群,声音更加坚定:“我所言,无非出于对真理的追求与揭露欺诈。若有错,天地自有公道。”

在这紧张且充满争议的氛围中,老车夫及时出现在了沈露的身边。

他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者,对人心的理解远胜常人,眼见情况可能会对沈露产生不利,他决定及时出手。

老车夫挤过人群,来到沈露的面前,用他那沉稳有力的声音对周围的人群说道:“好了,好了,诸位!这位姑娘只是不希望大家受骗受害,她的本意是好的。我们碧水镇的人民向来以和为贵,不应因一时的误解而起争执。”

转而他又对沈露说:“小姑娘,我知你心中有正义,但有时,世间的是非非一言两语可明。不如我们先回车上,离开此地,以避风波。”

沈露看了看周围复杂的眼神,知道老车夫的提议是为了她好,便点了点头。

文娟大娘和梅梅也显得松了一口气,紧张的表情渐渐放松。

在老车夫的带领下,沈露和文娟大娘、梅梅三人穿过人群,向马车走去。

沿途中,有的村民投来了理解的眼神,有的则仍旧困惑不解,但沈露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正义之心。

沈露跟随老车夫及文娟、梅梅一同回到了马车之旁。

心中虽然明白自己的本意是善良的,但见到老车夫面露不悦,知是自己行事欠妥,引起了不必要的骚动。

老车夫语气中带有责备之意:“沈大夫,你虽心怀正义,但这碧水镇乃是和平之地,少有外来纷争。你这一番好意,却闹得众人不安,非但没能让人信服,反倒激起了人们的疑虑与反感。这其中的道理,你可要好好想想。”

沈露闻言,心头一紧,知自己确实有所冒失。

她轻声向老车夫道歉:“老车夫,是我考虑不周,给您和大家带来了麻烦,还望您能够原谅。”

老车夫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沈大夫,你虽有医者之仁心,但须知此世之大,非每处皆如你所愿。官府之人,更是步步为营,生怕一不小心便掀起波澜,尤其在这乡野小镇,平日里风平浪静,一旦有所波动,便难以收拾。”

沈露听罢,心中更是一阵凛然,她未曾深入思考过这层关系。

只觉得作为一名医师,见到欺诈便应当挺身而出。然而老车夫的话,却让她意识到了事情的复杂性。

老车夫见沈露默然,便又道:“我这一生行走江湖,见识过不少世态炎凉,也见过不少好心引发的恶果。沈大夫,你的心地纯良,这是好事,但行事时,须得多加思量,否则,徒增烦恼。”

沈露心中虽然万分不愿,但也只得低头认错:“老车夫教训的是,露儿记下了。以后行事,定会多加考虑,不再冲动。”

车厢内的气氛渐渐和缓,文娟大娘和梅梅也在一旁安慰沈露,让她不要太过自责。

随着夜色的降临,众人重又踏上了归途,马车在老车夫熟练的驭马之下,缓缓驶出了碧水镇。车厢内,沉默占据了一时,每个人心中都在反思着刚才的经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