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春秋小领主> 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余马首是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余马首是瞻(1 / 4)

绵上阅兵式后,赵武正式就任上耸将而上军副将是自己熟悉的韩起。此外,国君还按照赵武的建议,用士富为新军将,七岁的智盈为新军佐,当然,由于这两个人军事技巧不高,新军残缺不全,所以新军直属于上军旗下,仍由赵武代替指挥。
这下子,赵武名义上等于掌握了两只整编军,等于晋国半数的武力控制在他手具。
阅兵过后,贺喜声的不断,孙林父带着卫国新国君卫殇公前来祝贺。卫殇公是个孩子,比较拘谨,孙林父显得很霸道,他霸气十足的在卫殇公之前祝贺完赵武,马上腆着脸说:武子,你可够财大气粗的。阅兵式上,新军与上军的武器铠甲都不错,你竟然能一下子装备起两个整编军来,能不能支援一下我们卫国,送我们几千戈矛如何
孙林父跟赵武这么说话,是想在卫国国君面前显示自己跟霸主国上卿的熟悉,但他并不是真的需要赵氏武器。赵武知道这点,故意顺着孙林父的口气回答:郑卫宋鲁。你们都是二等强国,你卫国曾经有数次击败郑国的历史,没准你们现在在二等强国中排名第一,别人缺武器,卫国不会缺啊
上军佐韩起穿着一身新铠甲,在赵武旁边帮腔:执政过分夸奖了,新军是一只残缺的军队,智氏指望不上,士氏被秦国人打残了,现在那支军队都是杂兵拼凑的,战斗力不如我们一个师,就是样子好看而已,执政不要当真。
孙林父继续调侃:我听说新军虽然不满编,但也有三百多辆兵车。我卫国全国也就能凑出四五百辆兵车,哪怕是做样子,我们也拿不出类似华丽的军队啊
孙林父说完,凑近赵武问:贵国国君准备什么时候讨伐秦国,要动用多少军队
赵武微笑不语,韩起在旁大大咧咧回答:阅兵结束后,诸侯的军队不解散,晋齐宋鲁卫郑曹郜滕薛杞小郜许等国联军将直接开往泾水,进攻秦国本土
此时,悼公正在跟新任元帅荀偃讨论卫国的事情,悼公痛苦的说:虽然师旷劝过我,武子也劝过我,但我今日见到卫国那个小孩指卫殇公,终究憋不住的恶心,活像吞了一颗苍娱。元帅,我们难道对卫国的逐君事件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悼公问荀偃卫国孙林父只是逐君荀偃还曾杀过一个国君。
荀偃严肃的回答:君上,我们大军眼看就要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秦国而不是卫国。所以,根据现有的情况,最好还是因势利导安定卫国算了。现在卫国已经是二等强国,他们有了新的国君,我们单独攻打它也不见得就能成功,而调集所有诸侯国诸侯君上,难道我们不报复秦国了吗
史佚说过:对方不可倾覆,就应因势而安抚之仲扈也说:已经灭亡的可以欺侮它;正在动乱的可以占领;推翻推灭的,巩固现存的推亡固存国家,正是为强国之道。所以,君上即使再不满。也请您忍下这口气,暂时安定卫国,以后再等待时机吧。
师旷跟悼公谈的全是大道理,赵武跟悼公谈的是法律问题,荀偃纯粹从政治智慧的角度探讨卫国的利益问题,比前两者的务虚言论更加有分量了。对此,悼公唯有默认了。
数日后,联军从绵上开拔。
这是一只春秋时代从未有过的庞大大军,光是晋国本身的战车数量就达到了两千乘,加上其余三个附庸国,战车总数达到令人颤抖的四千乘一此时,赢颂已经回到了秦国。
诸侯国的联军在泾水南浩浩荡荡,秦军统帅庶长牙忧虑的看着对岸的军队,问身边的赢颂:公子,如此庞大的军队,恐怕我们无法抵御,如今楚国拒绝我们的求援,单凭秦国的力量请容许我退兵三十里一舍,以回避联军的锋芒。
赢颂眯着眼睛看对岸的军队。回答:我不怕联军渡河,虽然他们渡过河后能取得了北岸的控制权,但这样庞大的军队,需要多少粮食供应如今正是春季,青黄不接。晋国联军的粮草全靠水6转运,他们能供应的上吗等到他们粮草匿乏,被迫撤军的时候,无论他们渡过河多少军队,我们都可以把他们赶到河里喂鱼。
但我最害怕的是,河对岸有赢氏的赵武,他最擅长的是蚕食,我害怕他在对岸筑城这厮很得意于自己筑城大师的名声,走到哪都像狗占窝似得,拉一滩屎留下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市,我怕他在对岸修起城来,那么,泾水南岸就不再归我秦国所有。
庶长牙听了,皱着眉头说:去年我送公主去楚国完婚,曾顺路观看了武昌城。那座城市虽然但设施完善,我曾以攻城者的角度,推究如何攻陷那座城市,但越推究越让我无奈,没有强大的船队封锁武昌的水6,我们连围困那座城市都做不到。
如今泾水也临河,如果赵武在对面盖起一座武昌城,那么秦国就无可奈何了。所以我建议尽快撤兵。空出河岸,引诱联军北上渡河,再用我们的水军
春秋时舟师较为达的国家。除了楚国外,谁都不会想到舟师第二庞大的不是霸主国,也不是南方的吴越。而是内6国家秦国据史记记载,秦航船载卒,一航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庶长牙说动用水师,赢颂犹豫一下。回答:我同意你的一半看法一你还不知道武昌城最近的情况。听说陈国国君已经将他增扩了三重城郭,连楚王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