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三百一十二 枢密院怎么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百一十二 枢密院怎么看(1 / 2)

“臣总督东番范景文谨奏:移民日多,东番已经往东海岸安置移民,土著只能退居中央山脉,怨念深重。

今岁元月以来,发生本地土著袭杀事件五十六次,劫杀商旅樵夫一百五十二次。

中央山脉绵延高耸,土著潜藏其间,游移不定,实难围剿。

臣闻四川各土司兵马穿山越岭如履平地,尤以石柱马氏白杆兵为最,臣请陛下调拨一部白杆兵,训练东番官军,以剿灭不服……”

“枢密院怎么看?”皇帝把奏折递给了毛文龙。

“回陛下。”毛文龙说道:“辽东战事虽歇,然而鞍山各处依旧有建虏残余,不可放松警惕,不宜调动秦总督麾下。

臣意,征调四川、湖广各处山民三千户入东番,其家眷如国内移民安置,青壮入伍,负责山地剿匪。”

皇帝略略思考后,说道:“可以,尽量在过年前开始移民。”

“臣遵旨。”毛文龙应下,又道:“陛下,交趾捷报频传,不日可定,然而近来有泰西各国窥探沿海,似乎在图谋不轨。”

“枢密院可有对策?”皇帝问道。

“枢密院以为,国朝海疆辽阔,从朝鲜至交趾……”

“错,是从奴儿干都司以北,至万里长沙以南!”皇帝忽然打断了毛文龙,又补充道:“不要搞错了。”

万里长沙指的是南海一连串海岛海礁,一直延伸到马六甲海峡前面,可比毛枢相说的范围大多了。

“臣知错。”毛文龙果断改正,又道:“陛下,按照泰西各国惯例,是否发布公告,表明这些地方都是国朝所有?”

“泰西的惯例?”皇帝冷笑道:“大明的惯例是什么?”

大明的惯例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的也将是我的。

都是我的。

但是吧,对付逐渐开化的泰西诸国,这种强行耍流氓的行为说服力不足。

毛总可不敢说提兵征讨这话。

就每年六艘启明星级,十年才能凑出决战马六甲的舰队。

皇帝没有为难毛总,说道:“继续说枢密院的对策。”

毛文龙说道:“枢密院以为,国朝海疆辽阔,若是泰西诸国袭扰各处,实难防备。

与其被动防守而受制于人,不如主动出击以掌握主动。

当然,鉴于新式战舰数量,水师不宜先开火,先做沟通。

若泰西诸国先开火,第一时间反击,并且断绝其贸易,袭扰其航线,而国朝收缩水师,谨守海岸,寻机破敌。”

“毛枢相此策不行。”史继偕毫不留情地反驳,并且揭穿了“好计策归枢相,差计策归集体”的小把戏。

“国朝开海近一年,收银八百万两,收粮二百万石,若是收缩水师,必然使海贸急剧萎缩。

当今用度之多,远超列祖列宗时,若无海贸税收,财政必然崩溃,无需等泰西来攻。”

你个老帮菜已经七十一了还想着枢密使的位置,怎么就不想想多活两年呢。

毛文龙这个气啊。

但是气归气,事情不能不办。

枢密院没考虑到水师收缩的坏处吗?

他们比谁都怕这個事情。

财政崩溃,必然是减少拖欠军饷,而为了安抚军心,皇帝应该砍谁的脑袋?

唯有枢密院几个脑袋才顶用啊。

但是,毛总是真没想到办法啊。

“兵部有何提议?”皇帝问道。

“启奏陛下,此乃枢密院职权,臣不敢越权。”史继偕没打算替毛文龙解围。

七十一了,再不把毛文龙拉下来,怕是没机会了。

皇帝点点头,没为难史继偕,道:“枢密院尽快拿出可行方案来,朕给你们三天时间。”

“臣遵旨。”毛文龙硬着头皮应下后。

告退。

回去集思广益。

没别的事商议,诸人告退,只有首辅留了下来。

“首辅可是有事要说?”皇帝问道。

“陛下可是想更换枢密使?”首辅反问。

皇帝点头,道:“不瞒首辅,朕确有此意。

只是就任枢密使未久,贸然更换,怕是动摇武将信心,因此踌躇。

此次算是一个考验,若其完美过关,则依旧留任,若是不行,只能换人。”

“若是换人,可有合适人选?”首辅问道。

皇帝不假思索地回道:“史继偕功劳卓著,可接任枢密院。”

首辅摇头,道:“且不说史兵部的年纪与文人出身,就说如今其功名之心日重,臣就以为其不能主掌枢密院。”

“首辅之意?”皇帝皱眉。

“陛下,枢密院乃是与内阁并列的关系,其主掌者,当由陛下钦定。”首辅说道。

“朕得首辅相助,如鱼得水也!”皇帝感慨一句,结束了话题。

之前用毛文龙,是因为其不太好安置,又懂辽东,但是如今发现建虏不堪一击,而毛文龙不懂南方以及泰西。

说白了,毛总没用了。

泰西的威胁好解决吗?

最终必然是要打一场决定胜负的,但是决战时间是可以把控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