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女生耽美>王妃她不讲武德> 第453章 没下限的不要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3章 没下限的不要脸(1 / 2)

宁孤舟缓缓起身,直接去了成明帝的寝宫。 一通传,成明帝就让他进去,他进去的时候恰好看见手上缠着纱布刚被打了两板子的于嫔。 宁孤舟的眸光刹那间冷如寒冰,于嫔对他轻摇了一下头,示意她没事,他不要发作。 他的手握成拳,在这一刻,对成明帝的怨憎达到了极点。 他一定要尽快带他们离开京城! 他进去给成明帝见了礼,成明帝直接道:“朕这几日身体不舒服,你先替朕批几天奏折。” 宁孤舟知道他这是在试探,便道:“儿臣不懂国事,从未批过奏折。” “奏折事关国家大事,不能儿戏。” “太子从小跟随父皇学习处理国事,之前还曾替父皇监过国,由他来批更加合适。” 成明帝的龙眸定定地看着宁孤舟,威压尽出。 宁孤舟则稳稳地站在那里,不动分毫。 成明帝冷笑一声:“朕让你去,你便去,休得推三阻四!” 宁孤舟敛了眸光,行了个大礼:“儿臣遵旨!” 他退下去时看了于嫔一眼,于嫔的眼里满是担心,他敛了眸光走了出去。 他离开后,成明帝看了于嫔一眼:“朕想把皇位传给咱们的儿子,你觉得怎么样?” 他等着于嫔激动万分地跪下来谢恩。 没想到于嫔呆站在那里没有半点反应,他心里有些不快,冷喝一声:“于嫔!” 于嫔这才反应过来,忙跪在地上道:“皇上请吩咐!” 成明帝看着这样的于嫔气不打一处来。 宫里的妃嫔对于权势都格外热衷,不管是皇后还是丽妃,成明帝都没有给过这样的承诺。 他知道他只要露出一点端倪,她们只怕都会欣喜若狂。 可是于嫔却在那里装傻! 他也终于明白一件事情,于嫔对宁孤舟登基称帝这事真的不感兴趣。 不管他心里是否愿意承认,都不得不承认,于嫔从来就不喜欢他! 就算他坐拥天下,贵为大燕的君主,哪怕是费了十余年的心血,对她用尽手段,她也依旧不喜欢他! 自己喜欢的女人却不喜欢自己,这种感觉对任何一个男人而言都是种耻辱,更不要说成明帝是一国之君。 在这一刻,成明帝的心里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悲凉。 这些年来他以为全天下人都要围着他转,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却没料到整座皇宫竟没有一个真正关心他的人! 宁孤舟再次回到御书房,他一打开案上的奏折,就被人看见,立即就传遍了整座皇宫。 这事算是某个信号,让宫里有儿子的众妃嫔都紧张起来了。 如果说之前于嫔在成明帝的寝宫只是让她们有些不安,却并不是太在乎的话。 那么现在宁孤舟进御书房批奏折,再加上宁致远被禁足的事。 就让人开始猜疑,成明帝是不是想要传位给宁孤舟? 宁孤舟像是没有看到那些在外面打探的人一般,将奏折打开,就用朱笔批复。 这种被人架在火上烤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如果他没有退路,那么就不需要再隐藏实力。 此时再隐藏实力,很可能就会被人轻视。 成明帝想要一个果决且能力强的继承人,那他就如成明帝所愿! 此时明月楼里众人已经商量好比试的内容,一共三场。 分别是兵法,易术和阵法。 因为这一次比试强调的是实用性,所以他们没有做纸上谈兵的事,而是把金大将军府里的沙盘抬了过来。 那个沙盘是根据大燕和赵国边境的地形模拟的,上面的山林布局基本上和现实中一模一样。 棠妙心看着那个沙盘问:“这一局谁跟我比试?” 一记粗犷的男音道:“我!” 棠妙心扭头一看,就看见金大将军站在不远处。 他今天穿了件雪色的儒生装,却留了一脸的络腮胡子,皮肤更是因为常年带兵训练晒得发黑。 他偏手里还学京中的书生拿了把扇子,附庸着风雅,却因为一身气质跟风雅无关,看着十分别扭。 棠妙心轻笑道:“金大将军什么时候成儒生了?” 金大将军大声道:“我闲时也读书,虽然是武将,却有一颗学文的心,怎么就不是儒生了?” 程立雪听到这话都替他害臊。 今天二皇子的人拉着他商议对敌方案时,他定下来后就没有太过关心他们会选谁来跟棠妙心交手。 当金大将军出现的时候,他是有些生气的。 能请得过金大将军的人只有成明帝,也就是说,今天幕后的操控者是成明帝。 他为了赢棠妙心,必定会将朝中最擅长这些的人请过来。 而这些程立雪之前并不知晓,这也就意味着,成明帝已经不信任他了。 棠妙心原本要赢明月楼里的书生已经不易,现在直接变成要赢朝中这方面最杰出的人才。 程立雪觉得,成明帝真是太不要脸了,这样以大欺小,有意思吗? 金世全也过来扯金大将军的袖子:“爹,你这是以大欺小!” 金大将军瞪了他一眼:“给老子闭嘴,滚一边去!” 棠妙心倒没有太过意外,成明帝能让巧娘扮成苏灵儿来杀棠九歌,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她笑了笑:“久闻金大将军是大燕战神,当年与赵国那一战,堪称教科书级的战事。” 她说到这里轻挥了一下袖袍,霸气十足地道:“今日就由我来领教金大将军的精湛兵法!” 苏乐天在旁看着又气又怒,成明帝这是完全不要脸了! 金大将军看了她一眼,见她从容自信,竟极有风骨。 上次她当街打他的脸,让他十分难堪。 虽然她后面救了金世全,但是他心里对她还是有些不太舒服,一直想给她一个教训。 正因为他有这份心思,所以成明帝的旨意到来时,哪怕他觉得这事做得有些以大欺小,他也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