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诡务司> 第 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章(1 / 3)

晚间,敦义坊李宅北堂。

“郎君,没事我就去睡啦!”

征得李好问的同意,卓来离开李好问所住的北堂,回前院东附(东厢)他自己的卧房去了。

身为主家,李好问完全没有指使仆婢的自觉,全凭卓来自行其是。但这名小厮早已习惯了以前和李好问原主的相处模式,总是早请示、晚汇报,一定要确认李好问没有其他要求了,才会离开。

李好问目送卓来离开,望向身边,柔声开口:“阿娘!”

他身边榻上,坐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妇人,乌发如鸦,肌肤白皙,望着不过三十许人。她身穿素色襦裙,肩上裹着一道纱织披帛,坐姿娴雅,一对秀目凝望着李好问,目光中充满慈爱。

这位就是原身的亲娘,崔真崔女士,出身清河崔家旁支,但一举一动都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这位妇人身后,北堂轩窗大敞,李宅东面小园内的景象一览无遗。这座院落大约三十步见方,正对着与郑家共用的那道院墙。院中植着一松一柏,另有若干花果灌木。夏秋之交,园中草木十分繁茂。

晚间这小园里悬挂着两三只灯笼,另有月华明丽,照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手持一柄小小的团扇,身影活泼,正在追扑园中飞舞的流萤。

“十五娘还真是贪玩啊!”

李好问凝望着自顾自在园中玩耍的妹妹,心中渐渐宁定。

但他很快感受到了崔真询问的目光。李好问知道原主的母亲不太喜欢说话,习惯于眼神交流。李好问连忙点点头,斟酌言语,把今天白天坊内发生的事一一说出。

“阿娘,隔壁郑家出事了,郑司丞在家中不幸遇害身亡。”

崔真乍闻紧邻的噩耗,惊愕地睁大了那一对美目。

“是张家大嫂发现的。她刚好到郑家帮厨,结果发现郑司丞已死在家中,慌忙跑出来报官。那时儿子正好在郑家门口,目睹了全过程。

“长安县的不良帅来得很快,但是没有在现场找到凶嫌。反倒是报官的张家大嫂嫌疑最大,毕竟她是第一发现郑司丞遇害的人,且又是独自一人进的郑宅,没有旁证。但据儿子看,不像是她……”

白天里,那位张家大嫂不仅被不良人反复盘问,之后还被带去了长安县衙。

李好问因为一时“谨慎”,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免除了这样的麻烦,只是在郑家门口被大致问了一下口供。可是此刻他并不因此感到欣慰。

崔真依旧以袖掩口,但眼波盈盈,凝望着李好问,似在劝解安慰,又似在询问真相。

窗外,十五娘终于捉住了一只萤火虫。她马上将手中的团扇丢开,把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拢得紧紧的,却将小脸凑近了,沿着掌缘的缝隙望向她手心中那一小团光明,不像是会听到母子二人对话的样子。

李好问看了一眼窗外,这才低声缓缓对母亲开口道:“儿子没有进入郑家,没有亲眼见到郑司丞遇害的现场。但是听长安县的不良人说起,他们都觉得这桩凶案很邪乎。”

“也就是说……不良人们觉得,杀害郑司丞的,也许不是人。”

顷刻间,崔真的眼神抖了抖,流露出明显的惧意。

“阿娘您别怕,这可能只是不良人们没有破案的头绪,随便找的借口。”李好问知道自己失言,赶紧找补。

“但是邻居们都说,郑司丞作为诡务司的司丞,原本就难以善终……诡务司的历任长官,从来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望着坐榻上微微点头的崔真女士,李好问咦了一声:“阿娘,原来您也听过这个传言啊!”

“诡务司”的全名是“处理诡奇事务司”。李好问对唐代的历史与官制算是有所了解,却从未听说过“诡务司”这么个官方机构,也从未读到过任何类似的史料。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诡务司”确实存在,而且,从街坊们交头接耳时畏惧的表情来看,百姓们显然把那个“诡务司”当成了“鬼务司”,“鬼务司”的司丞自然也就是高危职务。

“对了,阿娘,今日郑家出事,不良帅下令封锁坊门,缉捕凶徒。儿子今日便没去成族老那里,打算明日再去。”

崔真这时已逐渐平复,缓缓抬起视线,望着李好问,目光如水,轻轻点了点头。

“阿娘,您放心。明天坊门一开,儿子就去族老那里。咱们这顿宅子,儿子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保住,为您和妹妹保住……”

话音未落,李好问忽觉不对,一扭头,向轩窗外看去。

十五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松开双手,任凭那只萤火虫快速飞舞逃离。她站在花木森森的小院里,仰头望着院墙。

李好问顺着妹妹的眼光也往与郑家共用的那道院墙上看去,瞳孔瞬间一缩。

他马上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冲出北堂,冲进小园,挡在十五娘与那道院墙之间。

在他面前,丈许高的院墙墙头,探出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这是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伸着一对藕节般圆乎乎胖嘟嘟的手臂,攀在墙头,向李好问与十五娘探出他那张白白嫩嫩的小脸。

李好问错愕万分。他根本想象不出,这顶多一岁大的小婴儿,究竟是怎样攀上对面墙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