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五百一十八章 祖坟不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八章 祖坟不保(1 / 2)

“爹爹。”

“嗯?”

“您的政务处理完了吗?”

“没有。政务是处理不完的。”

“哦,那我的作业也没写完。因为作业也是写不完的。”

我他妈。

朱由检想揍人。

手上,也加快了动作,快速把落地扇组装了起来。

“来来来,王伴伴,将落地扇送到太子的书房去!”

“是,陛下,我这就派人送去。”

“你亲自去,扛着去!”

让你老小子刚刚笑话我。

好不容易打发了朱慈烺,朱由检揉了揉脑门坐在了交椅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他的影响,接触了太多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事物。今年才五岁多的朱慈烺俨然成了一个问题宝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明年就送他去上小学。

朱由检摇了摇头,将这幸福的烦恼抛到脑后,开始处理这两日积压的奏疏。

现在的大明,疆域很大,看起来空前强盛,实际上事情也多。

大范围的灾害依然在持续,一直在往南不断扩散。

陕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这几年,朱由检一直让工部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建造灌既设备,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打井。效果自然是有的,但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却只能说尽力了。

好在最近几年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在他的强力施压下推广的不错,再加上摊丁入亩减缓了土地兼并的速度,最重要的是,朱由检现在手里有钱又有粮,环球系的资金流相当庞大,吕宋,台湾等地的粮食又源源不断地运往大陆。

让他有能力不断在各处搞基建,建工厂。一方面算是以工代赈,另一方面,也算为以后的生存环境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所以百姓们的生存环境比之原来要强上不少,若说没有饿死的冻死的,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却也不至于绝大多数人都活不下去铤而走险地造反了。

说到税收,国家税务局的李自成局长去年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痛恨的建议。

摊丁入亩的核心就是只按田亩收税,但李局长认为这样不合理。于是就在一次返京之时找到了皇帝陛下。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陛下,臣在下乡收税的过程中发现,按田亩收税,看似合理,实则不太公平。”

“哦?怎么个不公平法?你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还不公平?”

“陛下,我到地方走访查税的时候,发现那些以往不交税的,往往都是当地的士绅。这些人靠着功名,巧取豪夺了一亩有一亩良田。就如山东一个府的望族,人送外号“顶一县”。意思就是说他拥有的土地比一个县的地都大。

像这样的人,按亩交税,看似公平,但无外乎让他稍稍肉疼了些。顶一县还是顶一县,伤不了根本。但该没地的百姓,手里还是没地,虽说没地不交税,但也是吃不上饭。

所以臣说,这样不公平。”

李自成虽然贵为大明国家税务局的副局长,但根子里,还算是农民阶级,不长的官宦生涯还未让他彻底融入到大明的地主阶级里面去。所以他的思维仍旧停留在地主阶级的对立面。总想着从他们身上刮下来点什么,现在单单收税似乎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了。

“可他们拥有的田地,可能是三五代,甚至十几代人的积累。朕总不能把他们的地都收回来,再分给百姓吧?”

“那是自然,臣也是这样想的。为此,臣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说来听听。”

“臣若是说错了,陛下可要赎罪。”

“但说无妨。”

“我们可以实行阶梯纳税。”

“阶梯纳税?”朱由检脑袋立刻嗡了一下,看李自成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你这家伙不会是哪个书友穿越的吧?

这招都能想出来?

李自成见朱由检没反应,以为他不懂阶梯纳税的含义,便继续为他解释起来。

“所谓阶梯纳税,是按照拥有田亩的多少制定收税比例。比如张三家拥有五亩地,那就按照普通的税额进行征收。但李四家有一百五十亩地,那就不能按照普通的税额征收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一到两成。

通俗来讲,拥有的地越多,交税的比例就越高,这样,才能把田地的价格打下来!那些没地可种的百姓,才能有希望买回他们的田地。”

“若是有一万亩地呢?”

“至少收五成!”

“那若是十万亩地呢?”

“至少六成。”

“李自成。”

“嗯?”

“朕的皇庄,去掉佃农,去掉种子、话费等开销,一年到头算下来,恐怕种出来的还不够给你交税的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