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生第三十天(1 / 2)

一、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2.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3.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表达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4.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克服各种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定性因素。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

1.从2020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有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三、新发展阶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2.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的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坚定相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占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3.从历史依据来看,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4.从现实依据来看,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新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出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让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6.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五、构建新发展格局。

1.发展格局是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2.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3.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4.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5.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六、一带一路十周年。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第一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二是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