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0 章(2 / 4)

裕王的老师高拱,现在是国子监祭酒,张居正是国子监司业。高拱是他的直属领导,他的工作有什么变动,高拱很快就知道了。

高拱知道了,裕王自然也会知道。

他十四岁出宫建府,嘉靖指派讲官教授经史子集。

现在他的儿子才四岁,就要开始读书了。老师还是张居正这种出了名的神童。

高兴之余,裕王又不免有些担忧。儿子太小了,连字还不会写,他能听懂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吗?如果学不好,会不会让嘉靖失望?

他也向高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高拱宽慰他,皇孙天资聪颖,颇受皇上恩宠,不必担忧。并且委婉的表示,裕王不必操心皇孙

的学习问题,先把自己的书读好。

孩子是在嘉靖身边长大的?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什么情况,他比裕王这个亲爹更清楚。这时候提出要给皇孙选老师,教他读书,自然有他的用意。

裕王摸摸儿子的头:“张先生博学多闻、满腹经纶,钧儿务必虚心学习,切勿调皮。”

后面的话朱翊钧都没听进去,只听到了前面三个字,大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张先生?哪个张先生。”

裕王觉得就算告诉他是哪个张先生,他也不认识,笑道:“就是你未来的老师。”

他是小瞧他儿子了,这两年,朱翊钧见过的朝中大臣,可比他这个深居王府的裕王多得多。

年后不久,选定的吉日就到了,嘉靖带着朱翊钧搬进了万寿宫。

这里比起玉熙宫来,那可大多了。正殿从外面看起来就十分的宏伟壮观,里面更是宽阔明亮。站在大殿中间,说话都能听见回声。

御座后面是一面屏风,将空间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屏风上有字,看起来是一篇文章。

嘉靖问朱翊钧:“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吗?”

朱翊钧不识字,茫然的摇头:“不知道。”

嘉靖笑道:“皇爷爷教你背过的。”

这下小家伙知道了:“是《道德经》。”

嘉靖给他起了个头:“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

朱翊钧便接着往下背送:“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在他们身后,站着一群前来恭贺皇上乔迁之喜的大臣。从内阁大臣到六部九卿官员,都躬身颔首,安静的站在殿内,听一个稚童背书。

朱翊钧已经三岁了,虽然仍是奶声奶气,但说话吐字比以前清晰许多。这么长的一段话,一口气背下来,竟也能听出些抑扬顿挫。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以慈垣之。”

在场许多不长在御前走动的官员,这也是第一次听朱翊钧背诵。听完之后,总算明白了,嘉靖不喜欢儿子,笃信什么“二龙不得相见”,却唯独对这个皇孙隆宠至极。

今时今日,有资格站在这里,至少也是进士出身,甚至大多数都是庶吉士。年少之时,都能称一声远近闻名的神童。

但和眼前这位小皇孙比起来,似乎也还差点意思。一个三岁的孩子,虽然不识字,但《道德经》随便哪一篇,只要给他起个头,他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朱翊钧背完,嘉靖也甚为满意:“背得好!”

他转过身来,看向群臣:“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

诸位大臣心下一惊:好家伙,原来“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是皇上对自己的约束和警醒,是在约

束和警醒他们。

大臣们还没说话,旁边朱翊钧先开口了:“记住了。”

嘉靖面色一沉,还未开口,大臣们齐刷刷跪了一地:“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朱翊钧站在皇爷爷身旁,仍旧一脸懵懂。他既不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为什么皇爷爷要让大臣们记住这段话。

反正他是记住了,记得非常牢固,在今后的许多岁月里,时常会回想起今日这一幕。

在万寿宫的后殿,是嘉靖留给朱翊钧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面阔五间的宫殿,有明间,左右次间和梢间,宽敞舒适、通透明亮。左边作为寝殿,是朱翊钧平时生活休息的地方,右边布置成书房,留给他读书学习。

正殿外是一处独立的院落,开有宫门方便进出。左右两边是侧殿,留给太监们居住。

过完年之后,朝政一切如常。朱翊钧读书的事宜也提上日程。老师人选年前就已经定下来了——国子监司业张居正。

在任命他成为朱翊钧老师的时候,嘉靖还给他升了个官——右春坊右渝德。看起来只是从之前的正六品,升到了从五品,半级而已。

但就这不起眼的半级,也引起了朝中不小的轰动。

那就不得不说到右春坊右渝德这个官职。

右春坊是一个隶属于詹事府的机构,职掌东宫讲读笺奏,右渝德主要负责协助右春坊大学士处理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