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江东霸业> 第442章 丧心病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 丧心病狂(1 / 2)

短短一月时间,关羽也完全占领魏郡、巨鹿南部及常山大部,整个太行东路的重要城池被关羽控制。 此时韩当、韩猛已经领兵北上,五万大军到清河集合,吴军实力大涨,而准备支援关羽的张飞,却因为曹操偷袭洛阳,暂时驻兵河内,以防曹操再进军河内,断了后路。 关羽得知东吴援军赶至,不敢大意,命牵招留守邯郸,稳定人心,亲自统兵至广宗,以清河为界,在界桥布防。 西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两军都无法再出兵,各自安定境内,稳固后方,调兵遣将、筹集粮草,为接下来的一场大战做准备。 袁谭在下曲阳与孙翊会面,交割城池之后,立刻返回幽州。 关羽连下数城,幸好吴军及时赶到,才得以遏制其兵锋,否则被关羽一路追杀,必有性命之忧。 袁谭退至涿郡,暗恨刘备传诏将袁氏屠灭,派人去烧了张飞的庄园,将其结义的桃园尽数毁灭,以泄心头之恨。 正准备回蓟城,忽然中山国派人来求援,黑山贼杨凤出兵攻打境内,攻破唐县,各地告急,请袁谭速速发兵支援。 “好个黑山贼,又来趁火打劫!”袁谭大怒,但手中无兵,吭哧半 天,对来人吩咐道:“孤早将冀州让于东吴,吴军就在下曲阳,你们去找孙策求助。” 来人无奈而去,袁谭颓然坐下,才意识到自己实力不济,无奈道:“先生,我已方寸大乱,以眼下的局势,我们该如何应对?” 郭图言道:“先帝一片大好基业,皆毁于曹操、刘备之手,想那刘备不过织席贩履之徒,竟能官拜大司马,对天下诸侯指手画脚,岂有此理!” 袁谭叹道:“但刘备一跃冲天,如之奈何?” 郭图献策道:“吾闻刘备家在大树娄桑村,其家中有一棵千年古桑,高五丈余,遥望如车盖,涿郡之人皆谓此树非凡,有人说家中必出贵人。今刘备果然入朝显贵,必是这棵古桑护佑,不如将其伐而焚之,连根拔起,以断刘备气运。” 袁谭闻言大喜,沉声道:“好,刘备坏我袁氏大好基业,孤也不能叫他好过,某当亲手毁此大树。” 当下带了一千精兵,由县衙差役带路,直奔娄桑村,果然远远看到一颗大树枝丫峥嵘,马上派兵包围。 此时刘备老母早已去世多年,只有个同族老人看守家园,忽然见到这么多官兵,还不明所以,就见十几人拿着刀锯 锄头,对着桑树一通砍伐。 老者大惊,冲出来大叫道:“此树有灵,不可砍啊,万不可砍!” 袁谭听到这话,更信以为真,命人将老者拖走,非但要砍大树,还将刘备的老宅一并拆毁,看着房屋倒塌,心中才舒服了一些。 不多时,左邻右舍和村民纷纷都来,他们一半都是刘氏族人,再加上村中之人无不以刘皇叔为名,见状全都跪地求情。 袁谭见此情况,愈发大怒,厉喝道:“吾父子治理河北近十年,不想尔等愚民不念袁氏恩情,竟都向着大耳贼,岂有此理!再有为刘备求情者,加三倍赋税。” 军令传下,众百姓惶恐不已,不得已起身,有人竟眼含热泪,低声啜泣,沉默之中,不知谁大喊一声:“刘老汉气死了。” 村民们赶紧围过去,很快就有人怒吼起来,抄起锄头木棍,要为刘家人报仇。 “哼,好大的胆子!”袁谭气得脸色铁青,咬牙道:“刘备诬蔑我父子,关羽欺我兄弟,尔等区区草民,也敢如此无礼?来人,给我杀——” 一队名士兵闻令冲出去,只是一个照面,就将十几名百姓杀死,瞬间便吓得其他人惊叫后退,四散而去。 “哈 哈哈,就这?”袁谭歇斯底里地大笑,神色狰狞,大叫道:“还有谁?” 郭图正在指挥士兵伐木,听到惨叫声匆匆赶来,见杀了无辜村民,顿足叹道:“砍伐桑树是为针对刘备,何必杀这些无辜的村民?” 袁谭冷声道:“这些都是刘氏族人,他们胆敢向着刘备,便是我袁氏仇敌,决不轻饶。” 郭图一声轻叹,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命差役发放抚恤金,将这些人厚葬,安抚其家属。 不多时那棵长了数百年的桑树也被砍断,士兵们找来柴草堆积在周围,袁谭亲自点燃第一把火,放火焚烧树干,将树根也一并挖出来,彻底毁坏。 一直折腾到半夜,看着大会降熄,袁谭才带兵离开娄桑村,迎着朔风赶回涿县,一路上风声呼啸,如同鬼哭狼嚎,心中竟生出不安之感。 次日一早,袁谭还在睡梦之中,就被亲兵叫醒,原来是辛毗自中山返回复命,探知消息,袁尚一行前往并州,途经太行山,被黑山贼余孽发现,全部杀死。 袁谭闻言大惊,顿时睡意全无,披衣而起,急忙请辛毗、郭图前来议事,虽说袁尚一死去了心头大患,但毕竟是亲兄弟,有兔死 狐悲之感。 辛毗其实昨晚就到了县衙,听说郭图带着袁谭去娄桑村伐木,不由暗自叹息,将一人命运和草木相连,这两人何其愚蠢。 刘备三人在涿郡名望极高,此举无能狂怒,必会大失人心,没想到一大早得知消息,他们不但毁了桑树,竟还杀了无辜村民,看来袁谭已是丧心病狂了。 府衙内,辛毗看着郭图并无话说,郭图捻着山羊须,半眯着眼睛,眼中不时有精光闪过,不知道又在憋什么坏水。 袁谭穿着便衣,须发散乱从后堂出来,双目布满血丝,叹道:“不想三弟竟死于宵小之手,真有辱我袁氏门风。” 郭图却呵呵一笑,抱拳道:“主公不必忧伤,臣以为此乃天意也!三公子谋害先帝,矫诏篡位,必遭天谴,足见天命还应在主公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