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2 / 7)

道的选手一一也就是来自波兰的选手 , 巴图尔 . 阿尔塞雷卡 。

从最内道到最外道 , 总共 8 名男子 200 米决赛的参赛选手开始在赛场上逐一登场 , 而在这 8 名选手之中 , 有几位在登场的时候可以听见全场对于他们的欢呼声是最为热烈的 。

这其中就有在第三位登场的中国小将一一苏屿 !

“ 学神 ! 学神 ! 1 1“

即便是在这样热烈的环境中 , 钟文他们的呐喊声也仍旧能够穿透人海传到苏屿的耳中 , 在聚光灯中登场的苏屿在向着现场的观众席挥了挥手之后 , 同样也认真地向着钟文他们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 感谢这些同学们不远万里而到的热情 。

国内 , 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 , 刚刚江源 「 双金牌 「 所带来的热度还没散去 , 男子 2

00 米的决赛就又要开场了 。

当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看到苏屿的登场亮相之后 , 原本就十分热闸的直播间里更是一片沸腾了起来一一

【 啊啊啊 ! 苏屿 ! ! 说苏屿来了 ! ! 1 】

【 苏屿冲冲冲 ,200 米决赛加油啥 ! ! ! 】

【200 米 ! ! ! 创造奇迹的时候来了 ! ! 】

要说起来 , 虽然江源在先前男子跳高的单项上和弗拉迪斯拉夫一同创造了双金牌的神奇场面 , 可要论到受瞩目的程度 , 只看苏屿在登场这一刻的弹幕热闹程度就能知道 , 与跳高这个项目相比 , 人们还是更热衷于短跑这个项目上那种最纯粹的速度的比拼 。

这代表了人们对于人类速度极限的一种渴望 , 它看似简单到所有人都能完成 ,

但事实上所有人也都清楚地明白 , 在追求速度的道路上有着无数道的门榭 , 只有最强大的 、 拥有最顶尖天赋的那些人 , 才能够真正地踏进最顶端的门榛之中 。

“ 观众朋友们 , 虽然这一场比赛才刚刚开始 , 但我仍要说 , 从苏屿踏上这个赛场的这一刻 , 他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 !“

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 , 田汝辉和周继明光是看到苏屿登场的这一刻 , 两人的眼里就已经开始盈满沁光 。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作为这么考资格的解说 , 面对怎样的场面应当也都能游刃有余了 , 但是在看到苏屿登场时 , 他们仍旧听到了自己胸腔中那一刻澎湃的激荡声 。

这样的心怀激荡来自于他们对于田径项目的了解 , 这样的心怀激荡也来自于他们对于这个项目最纯粹的热爱 。

作为二三十年的田径项目者解说 , 田汝辉和周继明可以说一路见证了中国队在短跑这个项目近三十年的艰难挣扎与成长一一有许多人以为 , 中国队现在的男子 100

米和 200 米成绩都已经是亚洲一流 , 却很难愚象 , 当 1998 年 , 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男子百米最好成绩已经来到 10 秒 00 整时 , 中国那时的男子百米全国纪录却仍旧停留在 1

秒 20。

从 1998 到 2018 , 这二十年间 , 是中国几代田径人的不懈追赶 , 是无数像郑天锡 、 冯楚明这样的选手在不断地冲刺 , 才能在二十年的时间里 , 不仅追平了中国与日本之间因为时代因素与国力发展所带来的 0.2 秒的差距 , 甚至在二十年后 , 比日本的手更早一步突破了此前曾被人断言黄种人无法打开的百米十秒禁区 。

曾经的中国是缺少天赋出色的选手吗 ?

不 , 其实不是的 。

在中国田径过往发展的历程中 , 那些曾经困园于 10 秒 20 之外世界的选手 , 他们当初曾经缺乏的未必是天赋 , 更可能是天赋之外的一些事物一一例如更好的训练玲念 , 例如更好的技术指导 。

但也正是凭借着这一代代选手的努力 , 凭借着他们所积提下来的经验与教训 ,

让中国的田径伴随着这无数如今已经默默无名的选手的努力奉献 , 一步步走到了如今观众们所见到的现在 。

100 米如此 ,200 米也如是 。

在中国追赶着日本 、 追赶着亚洲一流的短跑水平不断冲刺的时间里 , 为了更好的攻克难关 , 曾经的中国队将尽可能多的人才和研究都放在了短跑项目中更为耀眼的

00 米单项上 。

而对于技术要求更高的 200 米与 400 米这两个单项 , 只能在 100 米的技术更加成熟之后 , 再来进行更深入的攻克与研究 。

作为深深热爱着田径这个项目 、 深深热爱着短跑这个项目的人 , 田汝辉 、 周继明与许许多多的中国田径爱好者一样 , 都同样理解国家队对于不同项目上的研究资源的投入配比不同 。

只是在曾经无数场的赛事中 , 当看到中国队的选手每每在重要赛事中输给了对手无缘决赛时 , 心中的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