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秦将> 第一百七十二章:励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励士(1 / 2)

赵佗这一曲,成军不过六天,练兵不过三日。 一个五百主,一个二五百主。 两个血淋淋的脑袋就被插在了矛尖上,竖在辕门口,任由进出的士卒观看。 这两个散发着臭味的头颅,每时每刻都在向所有人昭示着一个事实。 违将令者,必死! 不仅是这一曲的诸多将吏,数千士卒受到震慑。 就连整个大梁城外的秦军军营都因此事而沸腾起来。 “那赵军候竟然杀了一个二五百主!我的天啦,都说练兵要立威,但拿一个二五百主和一个五百主的脑袋来立威,这也太吓人了吧。军中虽有战诛之法,但我从军以来,从未听说有人刚一练兵,就斩掉一个二五百主的,这赵军候可真是凶悍。” “是呀,我还听说,赵军候当时命短兵持械上前,传令若是千人反抗,则千人尽斩。吓得那些蛮子当场不敢动弹。你说要是那些汉中人真的反抗,他该不会真杀尽一千人吧?” “我看赵军候是真干的出来。那个被斩的二五百主虽然是个蛮子,但他和那位羌瘣将军可是同族亲戚呀。赵军候如此不顾情面,也不怕被羌瘣将军记恨上,日后报复?” “不管如何,此人凶悍如斯,万万不可招惹。” 众士卒军吏议论纷纷之时,主帅帐中的王贲也得到了赵佗的书面禀报。 “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 “这小子兵法倒是学的纯熟。他年纪小,麾下士卒又是临时拼凑,定然有人心生轻视。如今杀此一人,便再无人敢以年龄来轻他,更不敢违抗他的将令。如此,便能令行禁止,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也会有不错战力。” 王贲将手中的简牍放在桉几上,笑道:“吾父确实有眼光,此子年纪虽小,确是个好苗子,若是好好培养,日后亦能领军一方。只是不知,离儿若是任将,与此子孰高孰低?” 正如王贲所说,自羌匕一事后,赵佗麾下五千人,再无一人敢违抗他的军令。 接下来的训练中,不仅河内军、上党军皆认真训练。 就连稍差的颍川军也个个打起精神,听金鼓而动,辨旗帜而行,渐渐有了战卒的模样。 至于一千汉中军更是受到震慑。 “听吾号令,若阵中敢有异动者,懒散者,尽数诛之!” 新任的二五百主白荣,站在一千军阵前方,先以秦语告戒一番,又用蛮语宣示了一遍。 他的身侧,两个手持斧钺的军法吏昂首站立,手中的大斧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寒芒,吓得那些蛮夷个个发颤,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秦人是真的能杀人。 君不见,羌匕头颅尚在蚊蝇环绕中盯着他们? 所以接下来的训练中,这些不知军法军纪为何物的氐羌蛮子任凭白荣,指挥着他们列队训练。 中间虽有不开窍的羌人,血气上脑欲要反抗,但随着他们的脑袋被插在矛尖上,摆在羌匕、羌骨头颅身侧,便再无蛮夷敢胡乱言语,一个个变得乖巧无比。 毕竟,不乖巧的人全都死掉了。 之后的日子里,在完成千人的训练后,就是一曲五千人的合练。 五千士卒排成大阵,前排持弩弓,后排持剑盾、矛戟。 “前!” 号令之下,旌旗舞动,五千人按编制阵型整齐迈步,校场上尘土飞扬,士卒脚步迈动间如同雷声响彻。 “定!” 一声令下,五千人齐齐止步,矛戟如林,一双双眼睛全都死死的看着前方,等待军令的再次下达。 …… 看着手下众军卒在金鼓、旗帜之下进退有据,军容齐整。 赵佗脸上露出笑容。 经过半月训练,这五千人不说成为了精锐之师,但好歹也能做到令行禁止,听从指挥。这样的部队,上了战场不一定所向无敌,但至少是能战之军,足以让赵佗拥有攻略魏国东境的力量。 “合练已成,今日吾当励士,大飨士卒!” 赵佗对身侧西乞孤吩咐,让他安排晚间酒宴,以飨军士。 西乞孤领命下去,演兵之后便在军营中杀猪宰羊,置备酒水飨宴士卒。 赵佗将座位分为三排。 他当着众军之面,表扬了训练成果最好,军容最为整齐的关中军和河内军。 让他们坐在前排,享有上等酒水,和牛、猪、羊等肉食。 这两千五百名关中、河内士卒脸带欣喜和骄傲,觉得自己这些天的辛苦果真没有白费。 特别是当赵佗亲自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军吏、士卒,进行慰问和赞赏时,这些受到表扬的人更是感激涕零。 堂堂军候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表扬自己一个小小兵卒,这是何等光荣啊! 甚至有人低语。 “军候爱我。” 之后是稍差的上党军、颍川军,他们坐在中排,酒水肉食和前排略有差别。 赵佗亦先对他们进行表扬,称赞他们进步很大,然后对他们进行勉励。 “军中以功勋为荣,飨宴次序并非一成不变。他日二三子若能立得上功,吾亦当让尔等高坐上排,享受众人艳羡!” 在赵佗的亲自激励下,这些上党军和颍川军都知道赵佗进行座位区分,并不是出于偏爱和私心。而是以功勋为准,只要他们努力,全都有坐在前排享受荣誉的可能。 故此不少军吏和士卒捏着拳头,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立下功劳,像那些关中人和河内人一样,坐在最前排,吃着最好的酒肉,享受军候的夸赞。 至于最差的汉中军则坐在后排,酒水肉食再进行区分。 赵佗并没有贬斥这些汉中人和氐羌蛮夷,而是满脸温和的对他们进行勉励,告诉他们以后努力,同样能坐到前排享受最好的酒食,激起他们的向上之心。 赵佗还让白荣作为翻译,一个屯一个屯的同那些氐羌人进行交流,并宽慰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