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秦将> 第二十七章:赎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赎罪(1 / 2)

“他要以爵赎罪?” 秦王看向侍立一旁的李斯。 “唯。《军爵律》有言,欲归爵二级以免亲父母为隶臣妾者一人,及隶臣斩首为公士,谒归公士而免故妻隶妾一人者,许之,免以为庶人。” “只是那个横不属于赵佗亲眷,与律不合。是否允诺,还需大王决断。”李斯应道。 秦国虽然是以法治国,但这个法管的只是庶民百官,而王者却不受约束,这就是常说的“王在法上”。 别看秦律怎么说,别看秦法怎么写,只要秦王一句话,就比所有的律法都管用。 但王者虽有这个特权,却不能胡乱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大事上,随意破坏律法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不过赵佗请求的以爵为横赎罪的事情,明显不在此列。 秦王略微思索,“可。” 李斯应了一声,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大王,他还欲从军伐燕之事?” 秦王皱了皱眉,低语道:“他就这么想去战场?” 李斯苦笑道:“我知大王有惜才之心,想要留他在咸阳栽培一二。但我观此子心意已决,他还言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他想去沙场立功,为大王一统之业献力。” 秦王突然问道:“他今年十五吧?” 李斯点头道:“唯。大王五年前令男子书年,命国中男子十七岁开始服役,严格来说赵佗年岁不足。但他身高已达七尺,符合之前的征兵标准,若是大王许可,他亦能征召。” 秦王冷笑一声:“他既然想去,那就让他去吧。” “唯。” 李斯领命退下,离开前,他看到秦王冰冷的面容,心知这位王者已有不悦。 他无奈的摇摇头,真不知道那个赵佗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好好地咸阳不待,非要跑去战场搏命。 就在李斯退下后不久,一个活泼的少女奔进殿中。 “父王!” 还未靠近,她就欢快的叫了起来。 小小的身子扑上来,像是归巢的燕子,开心的搂住秦王脖颈,少女撒娇道:“父王,我回来了!” 秦王一直紧绷的脸,难得露出一抹笑容。 他慈爱的看着少女:“回来就好,去上林玩的怎样?” 少女撅着嘴道:“没什么好玩的,寒冬腊月,连雀鸟都看不到多少。而且我刚到不久,就听到燕使行刺的事情,连忙赶回来了,父王你没事吧?” 秦王笑道:“事态都在寡人掌控中,又能出何事。” “父王没事就好。我听兄长说了那个燕国副使的事情。听说父王很赏识此人呢,是不是呀?”少女瞪着大大的眼睛,里面满是好奇。 …… 赵佗和横走在乡间道路上。 “佗,你真要去从军,帮秦人攻打燕国吗?”横还是不敢相信的问道。 赵佗随口道:“秦国此战必定灭燕,我亦是为了混点战功。” 听到此话,横一下泪流满目,他跪在地上,向赵佗稽首。 “我虽然不是秦人,但也知道爵位贵重。战场厮杀,需要斩杀一个披甲之士,拿着他们的人头才能换取一级爵位。如今你却为我这个小人赎罪,甘愿舍弃两级爵位。此等恩情,我无以为报。” 赵佗笑了笑,忙伸手去拉横,嘴里说道:“爵位虽好,却没有人重要。此番若不是有你帮助,在夜间纵火给我换来告奸的机会,我哪还能看到今天的太阳。我的爵位,本就有你的一半,为你赎罪有何不妥。” 这是赵佗的真心话,他这一次能从荆轲刺秦的旋涡中脱身,离不开横的帮助。 刺杀之前,荆轲将赵佗看的死死的,哪怕离去,也让游侠守卫着门户,不给赵佗任何逃跑的机会。 所以赵佗才会去寻求横的帮助,请求横在赵佗与荆轲呆在屋中演练时纵火,在混乱中为赵佗创造机会。 为此,横还帮助赵佗杀了骑阳,双手沾染了鲜血。 而横当时帮赵佗做这一切,并没有问为什么。 只是因为赵佗开口,让横纵火,他就纵火,让横帮忙杀人,他就帮助动手杀了骑阳。 这种信任,让赵佗很感动。 可以说,如果没有横在里面帮忙,赵佗的谋划绝对不可能成功。 所以那一夜告奸时,赵佗特意提了横的名字,就是希望能帮助他免去连坐之责。 想到这里,赵佗就恨得牙痒痒。 秦法太过严酷,商君之术十分变态。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所谓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什么意思? 就是法家认为,想要禁止奸邪阻止犯罪,没有什么办法比得上使用重刑。 守法者不需要褒奖,而只要犯罪就狠狠重罚,罚到死的那种。 秦律。 偷盗别人桑叶,价值不到一钱,罚劳役三十天。 偷盗一钱以上,不到二百二十钱,流放。 偷盗二百二十钱到六百六十钱之间,黥面罚为城旦。 偷盗超过六百六十钱,黥面后还得割鼻子,最后再去做城旦。 而如果团伙作案超过五人以上,那就更惨了,哪怕只偷了一钱,那也要砍掉左脚,再黥面罚作城旦。 这还只是盗窃,其他刑罚只会更严,而且动辄株连,一人犯罪,什伍连坐。 什么腰斩、弃市、车裂、夷族…… 总之,只要你犯罪就是重罚,让你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那种。 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以刑止刑。 所以横只要和荆轲一个车队,那他就是有罪。只要当初没有跟赵佗一起告奸,就属无功,就要罚。 念在他纵火帮助赵佗告奸的份上,秦廷免了他的死罪,但依旧罚作隶臣。 所谓隶臣,就是这时代的奴隶。 男为臣,女为妾,隶臣常和隶妾连称为隶臣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