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181章 铁甲船,蒸汽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铁甲船,蒸汽机(1 / 2)

郝光明通过手机摄像头,算是陪着朱媺娖一起将兵工厂参观了遍。 可以说,这座兵工厂虽然跟后世的军工厂没法儿比,但在如今的大明,其各方面都能称得上顶级。 主要是应用了水力锻锤、镗床、钻床等原先需要人力驱动的明代机床。 其中单是各种水力锻锤,就有好些个。 又因为同一力度的锻锤可以根据需要继续增加,意味着以后还能进一步增加锻锤数量。 而每一个锻锤,都相当于一个高效且不怎么需要休息的铁匠。 实际操作中虽然仍需要铁匠去控制锻打程度,但无疑省力很多。 剩下的如镗床、钻床等机床和其他制造工具,适合用水力的都用上了水力,再不济也会用上畜力。 再加上流水线昨夜、标准化生产、分班制上工等制度的完全落实,只论军备的制造效率,这座兵工厂便已达到了先前军器局的数十倍。 若是论各种军备的产量,更是超过了百倍! “以兵工厂现在的生产效率,几种主要装备每月产量能达到多少?”视察途中朱媺娖如此问。 刘鳞长对这些数据显然成竹在胸,没怎么犹豫就道:“目前全力生产的话,每月可产光明式燧发枪三千支,光明式短手铳一百支。 虎贲营制式板甲五千套,大明制式雁翎刀五千把。 至于大炮,若是只论虎蹲炮的话,每月可产三百架。”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 只觉得还可以,并非十分满意。 江安河兵工厂是不负责生产各种如箭头、枪头等小件军备的,基本上是以制造枪管、板甲为主,大炮、雁翎刀都处于次要生产顺序。 其中如枪头、箭头等其他小件的、无需保密生产的配件,在兵工厂与城内军器局本身生产力不足时,还会选择承包给民间私营作坊。 而就刘鳞长刚才所说的月产量来讲,朱媺娖御林军神机营想要装备齐燧发枪,都需要两个月。 说起来,原本神机营需要的燧发枪在过去两个月中,已经装备过半。 但考虑到目前神机营捞不着打仗机会,朱媺娖便在曾英、李定国的大军出征前,拿出两千杆光明式燧发枪分给他们。 如今,神机营的燧发枪只有几百杆。 至于板甲,则是在兵工厂建立的过程中,就根据郝光明提供的图纸试造成功了。 所以,兵工厂一落成便可全力生产。 只要有钢材,板甲的制作反而要比燧发枪简单很多,故而能一个月生产五千副。 就这,还是燧发枪挤压了板甲生产空间的原因,如果兵工厂只生产板甲,月产一万都不是问题。 当然,以上的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铁料、钢材能够充足供应。 朱媺娖知道铁料、钢材的重要性,且铁厂生产也是刘鳞长协理的工业司负责的,于是便问:“目前邛州和成都钢铁产量如何?足够供应军工生产所需吗?” 刘鳞长答道:“目前钢铁产量是足够的,但如果兵工厂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各个铁厂就必须也增加钢铁产量才行。” 朱媺娖道:“本宫还是那句话,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钢铁产量都会处于短缺状态。 所以,监国府下所掌控的铁厂钢铁产量能增加多少,就让他们增加多少。 兵工厂这边也是,要继续增加燧发枪和板甲的生产规模。 要是以现在这个产量,禁卫军、边防军想要列装燧发枪,都得等好几年后了。” “臣明白。” 视察完兵工厂离开时,朱媺娖又问:“刘协理可知道成都哪里有造船厂?” 刘鳞长听了一愣,随即道:“成都虽然有不少河流,但都不甚宽阔,哪里有什么造船厂?倒是能造寻常舟船的作坊有几家。” 一般造东西的地方,规模足够大的才能称厂,小的只能叫作坊。 “那四川境内总有能造战船的地方吧?”朱媺娖又问。 刘鳞长道:“是有,但最大的三家都在重庆府,剩余如顺庆、泸州、叙州、夔州也都有造战船的船厂。 不过,此前张献忠兵围成都,本就带了一批战船过来。 张可望逃往重庆时只带走了部分,剩余的前段时间也都调给曾英了,监国为何会此时想起造战船呢?” 朱媺娖一笑道:“并非是造普通战船,而是铁甲蒸汽轮船。” 铁甲蒸汽轮船? 刘鳞长听了疑惑。 他自问也算是博古通今了,轮船之名自是听过,实际就是如今已经见不到的车船。 可铁甲蒸汽轮船他却从未听闻过,也难以通过名字想象出其样式。 ‘难不成是后世的战船?但但后世的战船我们现在能造出来吗?’ 朱媺娖已经离开,刘鳞长只能把这疑问压在心里。 ··· 离开兵工厂后,朱媺娖顺便到附近的边防军第五镇分营驻地看了看。 边防军第五镇目前还没有安排主将,暂时由一名出自马科麾下的参将署理军镇事务。 之所以从中分出一营兵马安排在这里,是为了负责兵工厂的安全。 毕竟兵工厂如今生产的光明式燧发枪及碎发短手铳算是军事机密了,要防止泄露出去。 下午,回到成都城内,朱媺娖便招来方正化,问:“此前本宫让招些能工巧匠,如今招募多少人了?” 方正化答道:“回禀殿下,已招募了三十人。”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蜀王府内原本就有二十几名不错的工匠吧?应该够用了。对了,招募的人中有识字的吧?” “基本都认得些字,其中还有一位秀才呢。” “是吗?”朱媺娖听了微微讶然,“这秀才工造本事如何?怎么会想到来应募当工匠呢?” 方正化微笑道:“这位秀才名叫华木德,已经四十多岁了,工造技艺在这批工匠中可排入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