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18、219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219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1 / 3)

面对李然的一番“教导”,面对李然将自己是比作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商纣王。 楚王一时却是以哄然大笑来应对。而那一阵阵笑出的声音就像是他曾看过的“星爷的电影”一般,可谓是表情做作,略显浮夸。 这也让在场所有人都是为之一惊。 因为,他们实在不知这到底是不是楚王恼羞成怒了?以至于才有了这样的反常之举? 子产手心里也是直冒冷汗,脸上僵硬,尽是说不出的担忧之色。 倒是李然,仍是一副泰然处之的表情,面上不见任何表情。把话说完,便若无其事的是坐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就好似全然不把楚王的反常举动当一回事一般。 就这样,楚王又笑了好一阵,却突然是来了一个骤停。 只见他神色忽的一冷,放下了手中的酒樽,并是缓缓起了身。 众人的心,霎时间都提到了嗓子眼。 而后楚王又径直是来到了李然的席位前。 楚国的众臣看到这一幕,顿时心中是幸灾乐祸了起来。 “该!让你在此胡言乱语!这下你这条小命就等着交代在这了吧!” “嚯!有好戏可看咯!” 敢在楚王面前说得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们这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而这对于那些本就甚为反感李然的人来说,此时此刻自是希望楚王能够好好“教训”李然一番的。 楚王就这样站在李然的身前,八尺的身高再加上他那脑袋上的冠冕,脖子上所挂着的一圈又一圈的玉器,一时间径直是涌出一股强烈的压迫感来。 就好似是一座山巍然矗立在了那里,即便心理素质强大如李然,也不由得是被他所产生的这一股强大气场所震慑。 楚王眯着眼,却直勾勾的看着李然,而李然则完全不敢接目。 楚王那双眼睛,可谓是不怒自威。就仿佛是拥有一种令人不由自主就会忌惮和恐惧的魔力,只要瞥上一眼,心神便会为之颤抖,就更别提此刻他的眼中还隐隐藏着一丝不可见的怒气。 见得如此场景,所有人都觉着,李然此次恐怕真的是在劫难逃了。 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甚至当着外邦使团的面,如此打他楚王的脸,这口气身为楚王的熊围又岂能咽得下去? 就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楚王这下要对李然下手之时,然而接下来的事,却再度让众人是目瞪口呆。 楚王就站在李然的身前,好一阵后,他忽的是一伸手,将李然给径直扶了起来,而后又甚是亲切的握住了李然的右手,将其带到了大殿的中央。 “诸位!寡人今日闻过,且听得真言,寡人心中甚悦!自今日起,上至寡人,下至庶民,皆要牢记先君文王之法令,日后胆敢收纳盗窃犯罪者,同罪!” 其实,楚王在这里故意是耍了个小聪明,他并未说明这個“文王”到底是指周文王,还是他楚国的楚文王。 换句话说,他要臣民们所遵守的并不是周王室的法令,而是他楚国人自己的法令。 因为,楚国人向来最是“不服周”的,每每有一些举措,往往都是和“周人”是反着来的。 所以,楚王熊围如果拿周文王的那一套来说,这会直接引起自己人的反感。 而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先君文王的呢?那可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然非得在劝谏时,特意提了一句“楚文王”的原因。 不过,此时除了李然外,并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楚王。 “寡人初登王位,国事之巨细,裁决之轻重,难比先君,此罪皆在寡人。” “今日听子明先生一言,令寡人是茅塞顿开。此后,章华台将不再收纳天下之罪臣,尤其是以下犯上者,决不予以收容!倘若有以下犯上而逃亡至我楚国之人,有暗通款曲者,若为寡人所知,便是与之同罪!” “诸位可都明白了吗?” 这一番话说完,楚王招揽李然的架子,便又再度是上升了一个等级。 即便是李然当着众人的面将其比作纣王,他也居然还能够虚心纳谏,而且还当即为之做出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这等的胸襟,这等的容人之度,这等的果决,细数古今多少君主,能够与之相提并论者,又有几人呢? 而伴随着楚王熊围的话音落下,在场众人也都是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此事居然会来这么一个大反转! 他李然不但啥事没有,而且楚王还因此而径直改变了自己的政令! 这李然,也实在是太猛了吧! 怎么会这样呢? 大王为何会如此信任李然这一外邦之臣? 这是此时此刻,在场所有楚臣心目中所共同浮现出来的问题。 他们完全不能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一个李然,当真能比得上如今这大殿内的所有楚国臣工? 一时间,楚臣们纷纷在心中是发出了质疑,也对李然今日的幸运一时嫉妒非常。 而子产听到楚王这话,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这才落在了地上。 不过,即便是他,也同样是十分的诧异。毕竟楚王前后的反转实在有点太大了,他一时间也没能适应得过来。 楚王言罢,此时已然转过头又看向了李然,并是面带笑意的询问道: “先生以为,如此可行否?” 对,我堂堂楚王不但容忍了你李然的暗讽,而且还接受了你李然的劝谏,改变了现有的制度。非但如此,而且如今还要再反复的虚心请教于你。 怎么样?给足你面子了吧? 话题进行到这儿,楚王礼贤下士的架子已经是一览无余了。 试问古往今来,历代君侯,能够将求贤纳才的态势摆得如此的端正,如此恭谦的,又能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