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第92章 卫王杨爽(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卫王杨爽(上)(2 / 3)

子,晋王伱们两人共同出迎京郊二十里,迎卫王回京。”

“是,父皇。”

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迎接,这等礼遇可称皇帝之下第一人。

杨勇兴奋的说:“是,父皇。”

杨爽回京还有几日的时间,杨坚先把事情安排了下来,然后点名杨广:“晋王,宇文恺之前提上来说你发明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可以让楼造的更稳固,更高,名为水泥是吗?”

“父皇,工匠们偶尔发现的,儿臣就是出资让李渊带着工匠们一起不断的尝试,现在还没将全部的比例尝试完,研究出最好的配比来,但是这种材料确实在建造房屋上功效奇佳。”

“宇文恺说想要在各个坊区建造一座高塔,可以更好的监管坊区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高塔之间的传递信息,朕觉得想法不错。”

宇文恺的提议类似于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瞭望塔。

接着皇帝又说:“方才来了消息,唐国公李澄今日突发疾病,已经去世了,并且唐国公临终之前口述命人写了折子,想要将唐国公之位传给胞弟李渊,你们两人觉得如何?”

杨勇杨广两人对视一眼,杨广先开口了:“老唐国公夫人是母后是亲姊,唐国公府传承不能断,唐国公无子嗣,传国公之位于胞弟,合情合理,请父皇准唐国公之请。”

“不可。”

没想到杨勇这么明目张胆的站出来反对。

“为何不可?”

杨勇据理力争:“国公之位,非普通之事也,李渊年轻,且无建树,父皇大可先让国公之位悬着,也算是激励李渊,努力为朝廷办事,做好了再赐国公之位。”

现在谁还不知道李渊是杨广的人,杨勇自然不想李渊得到国公之位,虽然李渊并无什么实权,但是名义摆在这里,总有些差别。

没曾想杨爽要回来了,杨勇的智商好像也跟着回归了,找了个非常不错的理由来拒绝。

杨广自然不能让他得逞。

“父皇,李渊是个忠厚之人,之前中秋晚宴的时候父皇您也见过他,其人无比实在,做事稳健,现在儿臣也打算让他在大兴城担任更重要的职位,此时唐国公过世,若悬着国公之位无人继承,难免外界有风言风语,老国公夫人身子又一向不好,顾念着亲情,儿臣觉得这样不妥。”

“只是先不赐位而已,李渊若真如二弟所说是个忠厚之人,过两年自然能做出些事迹来,到时候再赏赐不就好了?”

杨广严肃的看着杨勇:“若是李渊做不出一番事业来,便将唐国公一脉绝了传承吗?”

“那可没这么说,晚两年赏赐,他或许会更重视些。”

“太子如此吊着人胃口,怕是不好吧。”

两人争论,皇帝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知道这样的争论,往后的日子里面怕是一天都不会停歇了。

争论不休之时,独孤皇后从殿外走了进来,打断了两人的争论,边走边说:“陛下,既然是唐国公死前所求,便还是早日准了吧。”

皇后的出现提前给这场争论画下了句号,她不可能让自己姊妹家断了传承。

“老唐国公与陛下关系历来不错,老夫人是本宫亲姊,就算只是先空着国公之位,外头也会议论陛下,陛下万事遵循礼制,自当不能坏了规矩。”

杨坚微微点头:“所言极是,等唐国公府丧事完了,就命人去册封李渊为新唐国公吧,总不能让老唐国公夫人既有丧子之痛,又患得患失吧。”

显然杨坚是早就决定好这件事情了,这么点事情他怎么会定不下来,就是用这些事情来看两个儿子的反应罢了。

你们争不争,你们怎么争。

显然两人也都明白了皇帝的心意,杨勇当即说:“父皇,我先下去了,我去准备迎接卫王的一众仪仗事宜,二弟年幼人到就好了。”

此事上杨广倒是不和他争了,吃力不讨好。

随着杨勇离开,杨广也告退,但是独孤皇后喊住了他:“阿摩,先等等。”

“母后,还有什么吩咐。”

“宫内来了岭南的水果,这些东西寻常可吃不到,等会出宫的时候带上些让梦岚也尝尝。”

岭南归属南陈,这些东西通过走私从海运过来的,风险很大,但是高风险高收益,总有商贩愿意冒这个风险,水果等物一旦到了北方就是稀缺资源,价格高昂,进贡给宫内的就更别说了,这属于政府采购,那水分比水果都足。

“儿臣谢过母后。”

皇帝皇后看着杨广离开,独孤皇后无奈叹气:“阿摩是个好孩子。”

“自然是好孩子,但是长幼有序。”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