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 191. 风云际会46 王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1. 风云际会46 王允。(2 / 3)

br> “不必送我,”他胡乱点点头,转身离开,背影看上去透着一丝落寞,“将军保重。”

朱儁微微皱眉,直觉告诉他情况不太对,但西凉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他顾不上王允了,招呼起还能动的士兵们继续抵抗。

王允独自从城门走回司徒府。

董卓授首后繁华过一小段时间的城市变得比之前更加荒凉,原本热闹的集市空无一人,地上落满了枯黄的叶子,风吹过,叶子被卷得到处乱飞,发出难听的刮擦声。

王允停下脚步,在集市门口站了一会儿,一件久远的、他认为自己已经遗忘的记忆忽然从脑海深处钻了出来。

他曾经在集市中见过吕昭拉着天子狂奔,尽管只是两道模糊的背影,但他岂会认不出天子的模样

当时他被吕昭的荒唐和放肆气得眼前发黑,差点儿栽倒,荀爽不知道从哪儿溜达过来,扶了他一把,对他好言安抚,唠唠叨叨暗示一大堆,最终还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看在荀爽的面上,王允没有当场发作,等回家后他又收到了万年公主差人递的话,以及小皇帝的检讨,到了这份上,他再生气也不好追究,事情只能就这么算了。

以前想起吕昭,王允总会冷哼一声,气不打一处来,但此刻他的心绪无比平静。

李傕郭汜围攻长安,此举等同谋逆,人人得而诛之。

可道理是一回事,有没有人按照道理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仅靠中央军,恐怕难解长安之围,按照刘范的说法,他为了制衡李傕郭汜,还给马腾韩遂也递了消息,邀请他们共击长安。此时马腾和韩遂正在入关的路上,之后他们与李傕郭汜是战是和,很难判断,不能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敌人内乱上。

还有谁能发兵来救呢

公孙瓒唯一忠于汉室的宗亲刘虞就是他干掉的;

袁绍算了吧,当初讨董联军没能与董卓全面开战,如今也不会跟李傕郭汜打起来;

曹操跟袁绍一路货色,袁绍指哪儿他打哪儿,放在平时还能花点心思挑拨一下,如今都火烧眉毛了,哪儿还有多余的时间

张杨刘表袁术

数了一圈,王允不得不承认,只有那对他一直忌惮的父女更靠谱一些。

他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

宣室殿内,一场隐秘的谈话已进行到尾声。博山炉腾起袅袅烟雾,淡雅清香在压抑的空气中缓慢扩散。

小皇帝穿得非常正式,除朝会外,他少有这样隆重的时候。

他对面的老者亦着朝服,郑重行礼,垂首道“事已至此,唯有放手一搏,臣意已决。”

“司空。”小皇帝动容,迅速起身来到老者前方,亲自扶他。

老者婉拒了小皇帝的搀扶,正色道“此乃臣之本分,陛下万不可如此。”

小皇帝悬在半空的手动了动,最终还是默默收回去。他说“吾会派虎贲护送德祖。”

老者眉头微皱,正要说些什么,小皇帝先一步打断了他的话“此行万分凶险,却又至关重要,诏书必须送到南阳。”

听完小皇帝的理由,老者不再坚持,行礼道“臣代德祖谢过陛下关怀。”

王允总觉得朝廷没了他不行,小皇帝无人依靠,但其实忠于汉室的人还是挺多的。

杨彪,现任司空,出身弘农杨氏,又一个四世公的名门望族,与汝南袁氏相比,似乎显得十分低调。

董卓掌权时,杨彪不像王允那般积极组织刺董行动,董卓死后王允掌权,气势愈盛,杨彪也没站出来跟王允打擂台,朝廷让他当什么官他就当什么官,突出一个老老实实。

直到李傕郭汜以“清君侧,诛王允”的名义围攻长安。

被写进起兵口号里的当事人王司徒压力过大,多日精神不济,小皇帝体恤老臣,给他放了假,让他好好休息,千万别把乱臣贼子的惑众妖言放在心里。

王允不在了,事情总得有人负责,于是低调的杨彪被提了上来。

杨彪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小皇帝讨论该向谁求援,君臣二人一致认为,只有吕布能解长安之危。

当然不能让吕布白干,之前拖着没批的益州牧赶紧给人家落实了,再封一个车骑将军的职位,把王允一直卡着不放的开府权给出去。

除了吕布,杨彪还大胆地建议小皇帝把吕昭也封一下,反正封不封的人家都是实际上的一州之长,卖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

诏书拟好,然后就是运送了。

李傕郭汜虽然把城围了,但长安太大,前后左右一共十二座城门,敌军总有顾不上的边边角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