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银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楷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楷模(2 / 3)

” 沉晨摇摇头:“我其实很不明白,如今的道德已经败坏至此了吗?曾经杀人死罪的法律或许因乱世到来而已崩坏,我无法评曹操屠戮数十万生民是对是错,但这并不是尔等劝我不要报仇的理由不是吗?” “额......” 周安稍微思索,一时词穷,片刻后长叹道:“你是对的,你有你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看法,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之间有错误。” 沉晨点点头道:“你也算是一位明事理之辈了。” 两个人算是谁也没有说服对方。 但对于那些非黑即白的二极管们来说,这周安也算是一个名士了。 因为两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周安认为曹操奉迎天子,握有大义,是中兴之臣,哪怕有污点,也应该为了国家的安稳而不要去批判。 但沉晨和曹操有私仇,加上他认为曹操为人残暴,是无法承担起中兴之臣的任务,所以两个人都各自有各自的观点。 只是相比于其他士人,这周安确实也算是一位游历四方的名士,能承认沉晨的话是对的,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也算是得到了沉晨的尊敬。 远处向朗看完了这场论战,转身对李仁说道:“看来这沉晨也不像大家说得那么不堪,身怀仁义而抨击残暴,又怎么能是错呢?” 李仁感叹道:“阿晨师弟又精进了不少,他以前可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只是一直说曹操的残暴,现在却说要提剑上洛,有大丈夫之志。他时常说知行合一,如今这般豪言壮志,却是让我等同门汗颜。” “什么叫知行合一?”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的身后,忽然有人开口询问。 向朗转过头,刚开始有些陌生,但仔细端详片刻之后,骤然惊喜道:“师君!”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位大概四十余岁不到五十岁的中年男人,长得非常和善,下颌留了山羊须,穿着普通朴素的长衫,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这个人正是颍川名士司马徽。 谁也没想到他忽然到了,而且就已经站在了人群当中。 他的身边没有带什么长物,就只有几个家卷和十多个奴仆,手里拿着大包小包的行礼。 这对于其他名士来说,已经算是最穷的名士了。 不过士人都知道司马徽从来都不穷,只是他向来这么朴素而已,即便是在颍川有无数良田和桑园,也每天都亲自下地干活,从来不把自己当名士。 “师君。” “师君。” “师君。” 几乎是在众人都发现司马徽已经到了的时候,人群里顿时叫老师的此起彼伏。 虽然司马徽不是荆州人,但他曾教过的荆州士人却非常多,这里来迎接的至少有二三十多名以前学于他的学生,比如向朗刘廙等人都在。 司马徽与他们的学生们也很多年没见过了,环顾四周,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也十分感叹,说道:“我只是托慈明在襄阳帮我买一处偏远的房产以便居住,没想到你们都来了。” 那个字慈明的学生本名叫黄晖,是黄家的族人,早年学于司马徽,与庞统和向朗都关系很好,笑着说道:“本来我是没有把这件事情宣扬出去的,只是那日被巨达见到了书信,他就告诉了士元,士元告知了文卿,文卿告知了......” “算了算了。” 司马徽听得头痛,摆摆手道:“士元给我写书信的时候我就该料到的。” 就在这个时候,庞统徐庶诸葛亮沉晨等人走了过来,向他拱手行礼道:“师君(德操公)!” “诸位免礼。 司马徽双手虚抬,笑着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看着庞统头上戴着头冠,打量称赞道:“士元二载不见,今已及冠,已经是一位大人了。” “师君谬赞。” 庞统又拱手道:“多亏师君教导,才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司马徽点点头,然后四处扫视,注意到人群当中的沉晨,好奇问道:“小友,听闻你说知行合一,我想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 沉晨凛然而立,认真拱手道:“德操公,知行合一者,便是良知与所行之事相合的一种准则。并不是你知道知行合一,你就做到了知行合一,而应该心中的道德与亲自去尝试做到同时并行,方为如此。” “比如呢?” 司马徽问道。 沉晨想了想,说道:“比如说我听说北面的一个村庄发生了干旱,百姓流离失所,我恰好家中有万石粮食,可以救济百姓。而我知道仁义,想要践行仁义之事,于是就把家中万石粮食拿出来救济灾民,最终活人无数。这便是做到了心中良知与行动合一,此谓知行合一。” “这便是知行合一吗?” 司马徽睁大了眼睛,顿时觉得眼前的这个少年思想仿佛山岳一样深厚。 沉晨拱手说道:“董夫子概以“仁义礼智信”为君子之范,天下士人也无不以此为准则。可是如今这世道,礼崩乐坏,世人竟以为屠杀百姓者辩护为荣,浑然忘记了先贤曾教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心常忧,因而愿以身为行,教导世人什么叫知行合一。” “他们都说你在抗击曹操,是不是有人说你抗击曹操而违背了天子意愿,你觉得这是正确的吗?” 司马徽其实也听了半截,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隐约也得知沉晨力住抗曹的说法,人群当中也有人在议论,因此好奇询问。 沉晨认真说道:“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不能因为曹操奉迎了天子,大家就觉得他是善的,也不能因为他奉迎了天子,手里握有大义名分,人们就应该唯命是从。” “周公与博陆侯能够世人称赞是因为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圣贤只会爱民而不会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