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679章 明确的未来(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9章 明确的未来(六)(2 / 4)

人员1个称号,叫做“仙人”……”


石原忍不住点了根烟,日本的仙人太多了,螺丝仙人、螺帽仙人,轴承仙人等等。连捏个寿司的都有寿司仙人的称号。这么多仙人搞了几十年,工业成果也远不如何锐政府搞了10年的成果。


产业省总长也是同样的看法,“反观工业规模远大于日本的美国与中国,工业生产尽可能采取流水线的组织模式。在生产线上就没有“xx仙人”的空间,只有各种善于使用机械,设计机械的工程师群体。


以中国和美国的汽车生产线为例,1家汽车龙头企业,将几千个0件组装成1辆汽车。汽车生产厂负责的更多是汽车的设计,几千家专业生产厂向汽车生产厂提供0件。每1个0件可能都有好几家工厂甚至是十几家工厂竞争。同样,由于汽车厂比较多,每1个0件厂也可能同时向好几家车企提供0件。


中美两国国内也有如日本当下这种分散式的大量小企业,数量、规模、产能都在日本之上,但中美两国的产业模式却是走的大规模生产线模式。


可喜的是,随着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成,日本的优势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现阶段,日本在造船以及精密加工业方面发展的非常快,在东亚经济共同体内部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这种精密加工业的雇佣人数远超传统家族企业,日本传统家族企业的人数在3-7人之间,新的企业组成的株式会社,雇佣数量在50-100人之间。


产业省认为,日本的这种企业模式非常适合日本的特点。人数虽然不如美国与中国的企业人数,但是可以发挥出日本传统中的追求极致。同样可以保证产业链的灵活度。


中美的大规模生产线模式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产品的精度问题。而大量日本的中小企业则可以为日本大型流水线生产企业提供精度更高的0部件,现阶段完成产业升级后,日本可以在新的基础上提升日本流水线产品的产量……”


石原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风纪扣。日本政府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石原在当上总理之前的职业是军人,他看到的是几年后很可能爆发的战争。现阶段是日本产业升级的最好时机,也是最后的空窗期。抓住这个机会,在以后的战争时代才能开足马力生产。


以日本在东亚联盟中的地位,中国吃肉,日本能吃上加了不少肉片的肉汤。未来全世界规模的大战后,胜利者就可以享受到巨大的回报。


日本电力系统改造是1个国家工程,政府可以通过组建公司,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这大大缓解了日本政府的财政压力。


对日本国内众多多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能从外国投资者手里筹集的资金有限,就得日本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甚至是负债经营。但这也是日本非常习惯的“赌国运”。现在赌上国运,大量发债,这些债券在以后都可以变成巨大的财富。在这方面,日本很有经验。欧洲大战就让日本体会过1次了。


结束完这经济讨论,石原叫来了南云和山口两位大将。这次没轮到跃跃欲试的山口发言,南云已经拿出了方案。面对着穿着军服的前中将石原,南云倒是没什么压力。毕竟石原这家伙是真的懂军事。


“总理,根据我们的判断,美国的征兵极限是1100万。国内的生产与后勤可以通过征召妇女进入工厂来满足,所以美军可以在前线维持350万人长期作战的局面。在战局没有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美军可以维持120万人在前线长期作战。


今年是1936年,美国并没有提出扩张军事装备的计划。我们以1937年美国开始扩军造舰为设定,1般的扩军是3年计划。美国可以拥有24-36艘新式航母,24艘新式战列舰。加上美国现在的海军舰艇能够服役到1940年的舰艇,美国在1940年将拥有36艘战列舰,36艘航母为核心的海军。”


说到这里,南云停顿了1下。这个数字是他和军中比较沉稳的老将,与山口多闻以及山本5十6为首的激进航母派进行充分争吵后妥协出的结果,而且妥协的1方是南云。


山本5十6与山口多闻两个家伙要求必须以美国发挥出那可怕的工业能力为标准,比较谨慎的南云则是希望尽可能的接近现实的推演为基础。最终,山口多闻这家伙在会场里跳起来大喊:“总理有令,要以美国上限为推演标准。南云君,您要违背总理的命令么?如果您忘记了总理的交代,我现在可以给总理打电话,请他说出他的看法。”


遭到这样的逼迫,南云才不得不妥协。而妥协的结果是,推演结束后,比较稳重的老将们脸都绿了。美国的工业实力全球第1,在伦敦海军会议上,各国讨论航母吨位的时候,美国方面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