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673章 友邦惊诧论(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3章 友邦惊诧论(十六)(2 / 4)

r>
吴有平原本已经不考虑对英国讲述,毕竟这种事情很容易造成误解。不过鲍德温这么说,吴有平忍耐不住心中的冲动,说道:“国家内部的差距非常大,中国是在国内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向落后地区提供基础建设资金,提升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财政转移短期内看似是亏损,但是长期内会提升整个中国的发展水平。哪怕是先进地区,譬如上海。上海自己生产出的商品也不可能被被上海本地消化,而是要向整个中国销售。中国所有地区经济越发达,上海经济就能更发达。”


鲍德温是首相,治理国家本就是他的工作之1。听吴有平的讲述,本想点头,心中却1阵叹息。财政转移在英国国内不是什么为止概念,英国国内有过很多讨论,也有1些执行。整体来说,英国上层很清楚,财政转移是1个非常得罪人的制度。


中英两国制度不同,采取中央集权的中国,在得罪人方面的承受力大大高过英国。鲍德温其实很羡慕,忍不住说道:“看来中英两国的在制度上的差距的确非常大。总理先生,在这种政策上,中国与英国不同。”


“不是不同,只是看英国有没有足够的勇气。譬如,如果英国给与殖民地独立地位,组成1个更加平等的英联邦。在英联邦各经济实体之间的财政转移就有了法律基础。各个地区的人口消费能力提升,意味着英国的整体财富提升。英格兰地区看似出钱了,却能够快速回收成本。以中国现在的经验来看,英格兰地区的经济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鲍德温与这1桌的几名英国大臣的脸色都忍不住变了。尤其是外交大臣张伯伦,第1时间生出的念头是,中国是不是想分裂英国。但是顺着吴有平的思路去想,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这么理解的话。


英国首相鲍德温倒是好1些,因为英国国内本就不是1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所以提升殖民地的自治权,促进英国商人在各个殖民地投资的政策,工党和保守党内都有人提出。现在听了吴有平的话,鲍德温更多的感受就是中英两国的制度差距的确非常大。在中国行之有效的政策,在英国会引发整个国家的彻底混乱。


此时,鲍德温才不得不在1定程度上承认,中英两国之间的优势里面,中国占优的方面未必就比英国少。


宴会结束后,鲍德温首相与同行的英国大臣们1起开个碰头会。好几名大臣都表示吴有平的话从外交上讲,好像不够谨慎。可说完这些意见,其他大臣都不再做出进1步的表态。说这话,是基本的职业要求。但是多说1句,就变成了内部的斗争。因为这些大臣都不愿意承担恶化中英关系的责任。


碰头会就在毫无成果的局面下结束。等鲍德温首相第2天醒来,1份简报已经准备好了。披着丝绸睡衣,首相戴上眼镜翻看起来。第1条是国际人权组织大会完成了决议,正式成为1个国际组织。创始国为中国、苏联、墨西哥、日本、朝鲜、琉球、匈牙利、伊朗、泰国、上缅甸、阿萨姆。


西欧1直说,俄国是个混血国家,蒙古人的血脉根治其中。而匈牙利被称为匈奴人的后裔,其祖上来自东方。看这个名单,就没有任何1个纯白人血统的国家。


虽然国际人权组织已经成为1个国家间的组织,但是国际人权组织允许其他没有加入的国家中的人权组织作为成员,参与国际人权组织的各种活动。英国的国际人权组织分部也是其中之1。


最劲爆的消息不是这些,而是国际人权组织拒绝了德国纳粹政府加入的申请。不仅如此,德国分部中的很多人因为其纳粹党的身份,遭到了质疑。国际人权组织决定暂时对德国分部实施停权处理,其分部成员只能以个人名义申请参加国际人权组织的活动。


看到这里,鲍德温首相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他觉得这个案例可以证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国际组织给玩明白了。国际组织想确立,首要就是其制度上的公平性。英国在这些方面太有经验了,制度越公正,权利和义务越对等,强国的优势就越大。


这次国际人权组织拒绝纳粹政府的理由,绝不会是中国不喜欢纳粹德国,而是纳粹德国的理念与国际人权组织的理念完全对立。鲍德温虽然不了解细节,大概能确定,这个意见即便是中国提出,纳粹德国被拒绝的决议,也1定是经过公正投票后的国际人权组织的决定。


鲍德温没想到中国在构建第1个跨洲国际组织的时候已经表现出的成熟,心中的压力更大了几分。昨天晚上老头子睡得很晚,他反复回想着中国总理吴有平对于财政转移的看法,心中很不舒服。国家内部的财政转移正如吴有平所说,对整个国家非常好。但英国国内地方势力林立,与国际组织非常类似。


英国在国际组织中,主张权利与义务对等,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