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278章 准备的冬季(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章 准备的冬季(四)(2 / 3)

干过,之后到了地方上参加土改,又在农村开始工作。大家上课的时候,就会学到农村工作内容。那些都是我们党校的同志们一边学习一边编写,现在大概已经到了第五版了。通过走访农村,了解农村情况,我们要组织选举,选择出三位村长,三位民兵队长。给他们安排工作,以及组织他们学习……” 在课程中自然会详细讲述工作细节,吴有平只是从工作概略入手,清晰的讲述着东北政府从哪些工作开始,如何建成农村干部队伍,如何培训这些干部,要在农村执行何种政策,为什么要执行这些政策。 是在讲吴有平的经历,其实也是在讲东北政府的建设。 既然是自己的经历,吴有平讲的清晰明快,其中也不乏诙谐幽默。学员们完全没想到能听到大人物的历史,只怕少听了什么。半个多小时对他们来说仿佛是一瞬间,却又好像很久。 不少思路清晰的学员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个制度完备,组织严密的东北政府模糊形象。至少在已经有的感觉中,东北政府与各地靠出身与私人关系构建的政府相比,更接近年轻人期待的英明政府的感觉。 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东北政府既不要求公务员们向什么人效忠,也不要求公务员对普通民众横征暴敛。吴有平的每一句话都落在组织生产,发展生产力之上。 吴有平举了工作中的两个例子。农民从家走到地理开始干农活,需要多久。对于城市青年来说,这不过是从屋里到地头的距离。然而有没有镰刀,镰刀磨了么?孩子怎么安排,老婆怎么安排,饭怎么安排。组织生产不是单纯的干活,某种意义上是组织生活。 对于单身青年来说,这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东北的青年来说,这就是他们亲身经历。 另一个问题则是庄稼怎么长出来的。在地里种下种子,浇水施肥,种子长成庄稼,结实,成熟,收割。这里面的浇水问题,到底是望天收,还是修建水库,为灌溉提供水源。两者之间天差地别。凡是家里有地的青年,都知道能够充分灌溉的土地都是上等地,望天收的地属于下等地。上等地与下等地的价格有可能相差十倍。 当然,学员们并不知道,吴有平为了照顾学员们有限的知识基础,并没有谈工业生产,更没有谈及吴有平现在主要负责的产业布局。 看此时气氛相当好,吴有平做了总结发言,“东北并不算小,有广阔天地给同学们施展。而中国更广阔的多,世界更加广阔。我期待同学们能够完成学业,在自己期待的世界中尽情施展。我代表东北政府,再次欢迎同学们前来。” 热烈的掌声中,一身学生装的吴有平走下讲台,离开了干部学校。锦州市委已经准备好了汇报工作,而吴有平搭乘的火车此时也已经继续向山海关方向而去。有些客人已经到了山海关,专列车厢回程是给他们准备的。 此时何锐正、程若凡、周胤善、赵天麟四人正在沈阳开会。周胤善问道:“既然我们还想争取尽可能少的战争影响,要与王士珍与杨度暗示一下么?” 程若凡与赵天麟都看向周胤善。程若凡即便职务比周胤善高,但是面对教官,他决定不吭声了。赵天麟就完全没这个顾虑,他说道:“在我看来,北洋政府现在是把手里的二十万人马当作他们的筹码。咱们看的是中国的利益,只怕是没有讨论基础。” 周胤善听到这话,点点头。只是神色中有些失落。大概是看到了赵天麟的神色,周胤善叹道:“北洋中央这些人自甘堕落到如此地步,我是有感而发。” 站点:小说,~欢迎下载^ 看周教官如此感叹,程若凡也觉得可以结束这意外的讨论。就看向何锐,只要何锐说事情可以结束,程若凡就想赶紧讨论战事。 就听何锐说道:“咱们的接待团,我准备增派莫里循参加。” 众人听到后,立刻明白何锐对北洋是毫无期待。纷纷表示,“知道了。” 莫里循被请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被委派此事。他带了一个设想,也是战争爆发后莫里循关注到的贸易发展。 身为英国人,莫里循不是那么关注俄国市场。战争爆发后,东北与日本的贸易居然没有停,挂着美国旗的美国贸易公司打着国际贸易的旗号,来东北继续运货。反倒东北与英法的贸易受到一些影响。与之相比,在没有互相投资的情况下,俄国与东北的贸易已经占到了东北对外贸易的5成多点。 作为招商局局长,莫里循已经整理出一份报告。但是对俄国的贸易本身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莫里循准备与何锐讨论一下。如果何锐能够接受这样的风险,莫里循很想扩大在俄国的投资。那么多的原材料,包括铁矿与煤矿,都是现在东北最需要的原材料。 引用东北政府行政长官吴有平所说的话,“我们的产业布局不仅要在国内布局,还要在国外布局。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会提升几倍乃至于几十倍。国外的原材料与市场,都对中国发展有重要意义。” 坐下后,莫里循就听何锐讲述了北洋代表团要前来的消息,并且请莫里循加入接待小组。莫里循之前准备的工作内容被抛到了一边,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6年前,莫里循就曾经为袁世凯统一中国的努力出谋划策,提供咨询。 现在,何锐所做的不仅是获取中国的中央政权,更是以国际地缘政治为全部视野,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宏大进程。莫里循这个失败者再次被委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