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移师 (30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移师 (3000)(2 / 2)

战,而是静待战机。 毕竟出于补给问题,东魏也不敢冒然渡河西进,逼近长安,而筑城也非一时半会便能大功告成。 萧纪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其实也内含私心。 但他的说法遭到李虎的强烈反对,李虎认为东魏只是暂时止步渭北,一旦真的渡河西进,逼凌长安,关中震怖,恐生变故。 所谓变故,暗指那些非武川籍的文武官员会生出二心。 这也给宇文泰提了一个醒,当初高欢领二十万大军西进,一路上除了镇守华阴的王罴,并未遇到任何阻挡,沿途郡县,纷纷开城乞降。 众人还在争论的时候,突然宇文泰麾下亲信都督带了一张纸匆忙跑了进来,一番附耳之言后,宇文泰再看纸上内容,却是怒火中烧。 原来正如李虎所言,高家父子没有就此止步的打算,但出于慎重考量,他们也没有全军南下,而是派遣窦泰领精骑两万过渭水,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让窦泰踩踏禾苗,毕竟这年头又没有温室大棚技术,大冬天的,谁家田地里也不长粮食。 窦泰领两万骑南下,也不玩烧杀抢掠那一套,反倒讲究起一个与民秋毫无犯,仅仅只是散布纸张,无数被印刷的纸张散落关中平原,内容是由张师齐代笔写就的一封《告关陇父老书》。 高澄痛斥宇文泰分裂大魏,为一己私欲致使北方军民同室操戈,这种程度的嘴炮,宇文泰这些年也听多了,断不至于让他破防。 真正让宇文泰不能忍受的是,高澄居然胡说八道,说什么之前窦泰毁坏禾苗,让他深感内疚,于是在潼关搭设粥场,救济关西之民,奈何宇文泰狼子野心,不愿放民众东出就食,使得关西之民忍饥挨饿。 如今他此来,为讨贼而已,愿同关西父老盟誓,约法三章: 其一只杀叛逆,降者无罪。 其二约束军纪,与民无犯。 其三据城来投,当获重赏。 这一番宣传攻势打得宇文泰措手不及,将纸张传看,一应将领也是怒气冲霄,这世上哪有这么厚颜无耻的人,毁坏禾苗会让你深感内疚? 那你还一连来了三年,年年不落,好家伙,搞半天你高澄一到春天便失忆了是吧,只记得让窦泰干缺德事,忘了之前所谓的内疚。 方才大家还在说因东魏犯境,为了护卫家园,哪怕是州郡兵也要奋起反抗,结果高澄突然来了这么一招,扬言与民秋毫无犯。 宇文泰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那个踩踏禾苗、漠视关西百姓生死的小高王,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高澄恢复一下。 不过高澄发动宣传攻势与修筑城池这一套组合拳,也确实起到了效果,西魏的军议当即有了结果,宇文泰决定移师东进,与东魏隔河对峙,伺机寻求决战。 随着两军距离拉近,渭水河畔,战事一触即发,共计四十余万大军仅一河之隔,甚至走到河岸边寻一个高处,都能眺望见对方的营垒。 哪怕宇文泰已经东进,高澄依旧拨付给了王思政二十万民夫,日夜筑城。 这一次西征,东魏不缺人手,甚至犹有富余,哪怕分出去二十万民夫,剩下五十万也足够后勤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