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七十二章 高欢笑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高欢笑子(1 / 2)

高澄得知高欢听取陈元康之言,围攻华阴。 遥望西北方向,感慨道: “元康终究没有辜负我。” 但消息传递具有滞后性,这时候,高欢甚至已经休整完毕,做好了继续进兵的准备。 这些事情,高澄暂时不得而知,即使知道也不会觉得诧异。 能够说服高欢夺取华阴作为立足之地,已经是侥幸了,哪还能寄希望于贺六浑事事听从,龟缩在华阴。 他要真有这份觉悟,高澄也不会为了这个败家老爹操碎了心。 但高澄已经不关心这些了,他知道,一旦攻占华阴,留大将驻守,即使前线战败,宇文泰也无法如沙苑之战一般,长驱直入,夺取河东 并且,自己攻取潼关的时候到了。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身处关中的宇文泰,无论如何,都要比自己更快得到这个消息。 这也意味着宇文泰早就有所动作。 宇文泰不是高欢,还没到志得意满,有资格犯蠢的时候,他不可能在长安与自己隔着潼关死耗,干瞪眼,坐等高欢一路接收城池稳步推进。 北上寻找战机是宇文泰唯一的机会。 高澄有了决断,立即传令各将整军出恒农西进,意图攻取潼关。 与高澄同时出兵的还有高欢。 在华阴城稍作休整后,留大将斛律金领军三万屯驻华阴,一面囤积军资,一面组织民夫加固城防。 坚决不犯袁绍错误的高欢,则亲领其余各路人马出华阴,渡洛河南下。 途经沙苑,高欢放声大笑。 众心腹大感疑惑,司马子如询问道: “相王何故发笑?” 高欢笑岔了气,好一会才缓过来,对众人解释道: “入关之前,阿惠曾有言语,宇文泰可能在沙苑芦苇丛中设下伏兵,若风势在我,但行火攻,一把火便能将其烧死。” 说着,指向沙苑继续道: “诸君且看,如今这沙苑哪有能够藏人的芦苇丛,这阿惠呀,打了几场胜仗,便以为算无遗策,倒教起孤来了。” 说罢,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陈元康听着高欢的讥讽之言,心如刀割。 如果这人不是高欢,他一定会怀着野兽的心境,向世人展现自己对高澄的忠诚。 他的信仰,不允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太阳。 当然,太阳的父亲除外。 陈元康忍气吞声,不作言语。 沙苑为何没了芦苇丛? 原因很简单,芦苇的根茎可以食用。 关中都已经到了人相食,损失七八成人口的地步,哪还会有一片芦苇地供宇文泰藏身。 历史上的沙苑之战,宇文泰能够依靠芦苇丛大做文章,有许多原因。 首先是宇文泰在潼关围歼窦泰获取大量物资的同时,逼退高欢,让关中获得春耕的时间。 第二则是高欢选择在这一年秋后出兵,不止是关中饥荒大缓,更是让沙苑的芦苇有时间生长起来。 当高欢大军进入沙苑的时候,宇文泰麾下三万步骑也已经渡过渭河。 两军行将在沙苑相遇。 而在潼关,又是另一番景象。 高澄留了一个心眼,抵达潼关的第一天,集结全军骑兵埋伏在后,驱使州郡兵试探性攻城。 防的就是宇文泰跟他玩出奇不意,让自己当一回窦泰。 浑然忘了自己当初讥讽宇文泰小家子气,舍不得骑兵,只拿步卒在他眼前晃荡。 搁他自己倒好,连战兵中的步卒都舍不得,却用州郡兵当诱饵。 在第一天的试探以后,高澄确定了宇文泰不在潼关,终于放下心来。 旦日清晨,高澄召集麾下诸将。 慕容绍宗、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王思政、可朱浑元、侯渊、独孤永业等大将齐聚帅帐。 高澄左手按在腰间剑柄上,目视众人,正色道: “澄自领军以来,驰骋河南,转战各州,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如今大军西进,恰逢潼关外无援军,正是夺取这座天下雄关的时候。诸君自该奋勇努力,莫要悔恨错失良机。 “今日,澄有言,部众破潼关夺门者,赏布绢三千匹,侯以下,皆封县侯;县侯升郡侯,郡侯进为县公;县公升郡公,已得郡公之人,增邑千户。 “潼关,澄必取之,若有不与我同心者...” 高澄右手拔出佩剑,一剑噼断桌桉一角,大喝道: “如同此桉! 众将纷纷激昂应命。 高澄的许诺,听得众将两眼放光,哪怕是在场爵位最高的渔阳郡开国公侯渊,也忍不住垂涎这份赏赐。 且不谈三千匹布,增邑千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侯渊这个渔阳郡开国公也只邑千户,小高王动动嘴皮子,就是一个加倍。 其余在场之人,如可朱浑元,也想把自己的元县公,换成一个开国郡公。 更别提高澄麾下京畿将领,他们之中爵位最高的是慕容绍宗,获封索卢县开国侯,但他这爵位与侯渊一样,都是尔朱氏所封。 高欢掌权后,当然不可能将归顺的两人撸去爵位,但到底没有高党勋贵们的爵位显赫。 其余人中,独孤永业代领三千弓手,不可能投入攻城。 所谓侯爵以下皆封县侯,说到底,就是高澄专为段韶、斛律光、高季式、王思政四人提供的便利。 前三人是自己最信任的将领,最后一个是自己岳丈。 王思政若非高澄插手,早就因为拥立元修获得侯爵。 另外三人之中,段韶因参与韩陵之战,建言有功,得了一个下洛县男,又常年追随高澄征战,进为下洛县子。 高季式以襄阳之战领五百骑阻拦陈庆之的功劳,得了一个乘氏县男,之后也凭着追随高澄征战,进为乘氏县子。 最惨的就是斛律光,跟了高澄多年,什么功劳都没捞到,韩陵之战留在高澄身边当护卫;平定三荆,又被留在洛阳练兵;救援窦泰,更是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