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武侠修真>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定叛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定叛乱(2 / 2)

才入城。 无论如何总算是保住了兖州,历史上娄昭领军征讨樊子鹄,围城久攻不下,之后采取引水灌城的方法,始终拿不下瑕丘。 最后无奈,派人招降,樊子鹄拒不接受,大野拔却反水,杀了樊子鹄向娄昭献城投降。 正因为瑕丘难下,无论对贺拔胜,还是对樊子鹄,高澄都没想过强攻。 若是侯渊不当内应,他也要另想办法,通过不坚定的大野拔来杀樊子鹄。 不过有了侯渊的帮助,就用不着大野拔了。 入瑕丘后第一件事便是命令段韶、斛律光、高季式三人领部曲一万一千人入南青州剿灭大野拔的余党。 如今大野拔身死,南青州轻易可下,这样白捡的功劳,当然要便宜自己的心腹。 另外九千京畿军驻守瑕丘,大肆搜捕樊子鹄的党羽,又是许多人头落地。 高澄没有急着让侯渊回青州,两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彼此间的感情迅速升温。 侯渊也深信自己获得了高澄心腹这一身份。 小高王也不止与侯渊玩乐,他把捷报送传晋阳与洛阳,再为侯渊请功之余,还向高欢请示,要授崔季舒兖州刺史一职。 这也标志着高澄开始把势力向东部拓展。 这样清闲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他收获了尧雄的求援信,来不及等待段韶等人回师,当即与侯渊合兵南下,准备救援豫州。 正如高澄先前预料,萧衍眼见兖州、青州、南青州三州叛乱,决定帮帮场子,命陈庆之由白苟堆北上进攻豫州,以支援樊子鹄所掀起的三州叛乱。 陈庆之以部将李洪芝、王当伯为先锋,出兵北伐豫州。 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继续北上。 尧雄于途中设下伏兵,趁李洪芝、王当伯无备,大军杀出,一举歼灭陈庆之先锋部队,生擒李洪芝、王当伯等人。 得胜后的尧雄火速回师豫州城固守,这样的做法也让陈庆之知道了尧雄的虚实:兵少无援。 而潜伏的探子也及时回报,高澄由西兖州东进,佐证了陈庆之的猜测,在留心周边州郡的同时,陈庆之亲领大军逼近豫州城。 因为南梁在各处边境屯兵异动,身处豫州的尧雄知道自己短时间内难有援兵。 高澄必须东进,逼迫樊子鹄向大野拔、侯渊求援。 因此,在歼灭陈庆之先锋,挫其锐气后,尧雄没有听从部将们乘胜再寻战机,袭击陈庆之的建议,选择立即回师。 当陈庆之抵达豫州城下,部将们劝尧雄固守待援,尧雄又力排众议,决定趁陈庆之立足未稳,又兼士卒疲惫,出城与他交战。 尧雄领五千京畿兵出城,自身奋勇当先,养精蓄锐已久的京畿兵面对风尘仆仆的梁军更是所向披靡。 尧雄身受两处创伤,却死战不退,部众士气更盛。 而陈庆之的缺点也在这样的短兵相接中暴露无疑。 挽不了弓,骑不了马的陈庆之不能如尧雄一般,身先士卒用自己的武勇鼓舞士气,他的智谋在纯粹的厮杀中毫无用处,而激励人心的话术也没有时间让他施展。 于是,曾经领七千人创造北伐奇迹的名将,却在短兵相接中,麾下三万大军被尧雄五千人打得落荒而逃。 沿途被迫丢弃辎重无数,但有了高澄的一系列整肃风气的举动,如今的京畿兵已经不再会发生襄阳之战时劫掠物资险些兵败的事情。 尧雄一路追击,俘斩甚多,更是缴获大量物资。 陈庆之虽然狼狈,但至少好过曾经全军覆没,不得已化身僧人逃命的凄惨处境。 尧雄回到豫州城,当即向高澄发去捷报。 高澄在半道接到了捷报,兴奋得比平常多吃了半斤牛肉。 但依旧拉着侯渊继续南下往豫州进军。 陈庆之恰逢新败,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 来而不往非礼也,萧老头一直给自己找麻烦,这次不给他来一下,小高王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他将目光瞄准了南梁重镇白苟堆。 ------题外话------ 加上这一章昨天一共码了10500多,完成任务500/6000,继续慢慢补吧。 今天第一章会在下午五点,尽量给大家更大章。 谢谢大家的关心,昨天输了液,已经好了很多,我今天再去一次差不多就能好了,昨天晚上那章更新少,是吊完水回来就睡了,睡过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